青花瓷器鉴定
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产于唐代,到宋代有一些比较成熟,元代景德镇烧制的青花瓷已销往世界各地,质地优良,影响很大,以神速的发展很快就取代了青瓷的地位,到明代才为大众所使用,明代青花瓷分两种,一种是官窑青花瓷,一种是民窑青花瓷(包括官搭民烧),官窑瓷器工整精细,民窑瓷粗诳豪放,明代青花主要分为三个时期,洪武、宣德为早期(1368-1435年),正统正德为中期(1436-1521年),嘉靖、崇祯为晚期(1525-1643年),(其中包括南明时期、弘光、隆武、永历、昭武、洪化,到1682康熙20年明朝在彻底灭亡)。明代早、中、晚青花瓷色彩鲜丽宜人,永无褪色,纹饰采用传统国画技法描绘。深受各阶层人士喜爱,由于不同时期的青花瓷有不同的呈色与纹饰特点,青料与胎釉的结合情况随工艺的改变,而出现了一喜差异,这些差异却为瓷器断代留下发生变化,所有青料釉料的配制工艺以及施釉、烧窑等方法的变化,有不少变化因年久失传,已不能再现当时的生产工艺,因此无法仿制出与古代一样的青花瓷来。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复制出与古代青花瓷有同样特点的产品来。因此,海内外的同道都很注意研究历代青花瓷的特点,大力收集历朝青花瓷片,将年代可靠的青花瓷片看作鉴定瓷器的标准器,其原因就在于此。要想学会青花瓷收藏,就必须学好明清两代的青花特点,什么年代的青花是什么特点,民窑有那些指标,官窑又有那些纹饰和釉水器型特点,官窑青花固然精美毕竟太少,有些所谓(官窑)器,其实不过是民窑的精品,只有熟悉了民窑青花才能更加认识官窑器,民窑青花中有很多精品,只有熟悉了民窑青花才能更加认识官窑器,民窑青花中有很多精品,特别是明代时民窑青花瓷中有意境深远的大写意风格作品,晚期民窑中的竟品,因为在当时官窑工有一部分人员已到民窑烧制瓷品,把官窑的工艺带进了民窑,这时期的瓷器和前期的民窑瓷明显不同。必须从胎体、胎质、釉色、器型、纹饰、钴料、窑口、工艺技术各方面综合鉴赏。
明洪武
执壶、大墩式碗、高足碗
因采用国产料,含铁量较低,含锰量较高,所以青花呈色大多偏淡偏灰,不如元青花那样浓翠
明永乐
压手杯、八角烛台、扁腹绥带葫芦瓶、天球瓶、菱口洗
因采用引进的苏麻离青料,含铁量高,青花呈色鲜艳如宝石蓝,浓艳处会出现黑斑,有晕散现象
明宣德
梅瓶、扁腹绥带葫芦瓶、贯耳瓶、花浇、无档尊、八方烛台、官碗、茶盏
青花料有三种,采用苏麻离青的沉色深沉,有晕散和黑斑现象,采用国产料的呈色清淡,蓝色不稳定,有流散走釉现象,采用苏麻离青与国产料相结合的呈色浓淡相间,突现了纹饰的层次感
青花瓷器与其他类别瓷器鉴定大多有相通之处。主要也是从瓷器的造型、胎釉、纹饰、青料发色、制作工艺、款识等六个方面入手。什么样瓷器风格,出现在什么朝代,是有规律可循的。其中以观察青花色料变化和纹饰画风(用笔、构图、题材内容等)以及制作工艺特点是鉴定的最重要因素。
(一)看胎釉
与真品相比,假的或新的仿品,其胎质不是过轻就是过重,这是因为真品和伪品所用胎料、制作工艺和烧制方法过程等都有较大的区别。由于仿品大多采用比较先进的技术和现代化生产条件,如新的仿制品多采用灌浆法、压模法,胎体过于规整,且在胎釉加工时,胎质有的显得过于疏松,有的则过于细腻,但仍不如真品坚硬掂手。仿品的胎质釉面往往过白,也有呈现过青或带青灰色的(与明清时期的亮青釉不同),如釉面未经做旧,大多显得浮燥、火光十足。且釉水或稀薄或厚薄不匀或呈疙瘩状,并带有现代瓷特征。经过人工做旧的仿制品,有一种干涩、或暗淡感,釉面毫无生气,没有古瓷那种因烧松柴而出现釉面莹亮、特有的自然泛青色(含有铁分)和因时代久远而形成的宝光(包浆)内含温润感。还有古瓷(多见民窑)大多施釉肥润,多出现缩釉点,胎体亦多含有杂质或出现细砂或带孔隙现象。不过现在的造假高手也都能通过各种高科技手段和所获得的有关数据、信息来分析研究,并利用所掌握的真品胎釉成分配方或仿造古代窑炉、模拟出真品烧成气氛、并恢复当时各种生产工艺过程,如利用有经验的老画工绘图、手工拉坯和修胎、成品再经过松柴烧制、最后进行人为做旧,故所仿伪品几可乱真,应特别引起注意。
(二)看纹饰
纹饰内容和装饰风格往往决定文物的年代特征
(三)看包浆
仿古和作伪的器物表面多带有火气(或为浮光),年代愈近火气愈强,给人一种锋芒毕露感觉,这与历代老的仿品也有所区别。虽经过人工做旧处理,如手磨、酸蚀、茶煮、烟熏、土埋等各种去光处理,但总会在某处或某点暴露出人为的做旧痕迹,如器物表面的光亮不自然,或在釉表出现酸咬现象,更没有真品那层柔和、光亮的包浆。大凡传世品或老旧的器物(包括瓷器、木器、铜器、玉石、纸绢等物品),由于使用年代久远,又经过长期用手抚摸、把玩、擦拭或在空气、灰尘、油渍作用下,在器物表面,特别是用手经常接触的地方都会自然形成一层由内而外很温润的光泽,行话就叫做包浆。产生的包浆有厚有薄,要看时间长短而定,包浆光泽多内敛含蓄,有无色或带色之分,根据器物的质地不同,如玉器、瓷器、竹木器、纸绢等物品产生的包浆各有不同。有的把包浆理解成是一种人为着色或是附在器物表面的皮层是不准确的。另外,传世品经过世代使用后,会产生自然陈旧、刮伤、碰撞、留下岁月使用痕迹,如同老人脸上的皱纹,即所谓自然形成的时代感和沧桑感。如出土器物,由于长期埋在地下,还会带有深入胎釉肌里的土锈和水浸痕迹。不过,如是出水的瓷器或没有使用过的古代器物(包括窖藏或库出器物)这种迹象就不明显。故要细致观察并记住出水器物所具有的特征,如看看胎釉有否受海水长期浸蚀后留下的痕迹,有的表面会呈失透或微光状态,或带有深入肌里的水锈泥污等,或附着有某种海水生物自然生长痕迹。但要注意有的是人为粘上一些贝壳之类,以冒充出水器物,不过其手法显得极为造作、粗劣、不自然。只有经过长期实践,才能体验到什么是自然现象,什么是人工痕迹,如人工做出的包浆,多采用酸碱浸泡、再细砂纸打磨后擦油,或经人工染色以及在新仿品的底部和器表涂擦上一层黑灰、油垢等物质做旧,还有的是长期不断地用手抚摸后形成的光泽。但这种人为包浆显得浅薄、轻浮,其亮光外露,不够深厚和含蓄,且釉面颜色光泽都不自然。或表面(釉面)多带擦痕或有一种怪味。这些都要经过细致入微察看才会领会到的。
(四)看画风
明清瓷器和元以前的瓷器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那就是多数瓷器都有纹饰。因而,纹饰就成了鉴定明清瓷器鉴定真赝的重要依据,现代仿品也最容易在纹饰上露出马脚。原因很简单,明清官窑上的纹饰大多是当时一流艺术家的作品,有相当部分是宫廷画师所为。比如一件乾隆花卉粉彩瓷器,其画功必定是一流的,线条运用也必定是笔笔流畅。其鉴定诀窍,就是看运笔是否多为中锋,即使中锋、偏锋混用,也是分配清楚,合理得当。现代仿品往往是两种运笔方法混用,原因就是画家的运笔功夫不到家。要想判断这种细微的技巧,鉴赏者必须具有一定的书画方面的修养。
由于新仿品刻意模仿真品蓝本,只能依样画葫芦,故用笔就显得拘谨、迟缓、缺乏连贯性,其轮廓线条生硬呆板,软弱无力。构图亦多显松散或感觉累赘。不能像真品绘画那样用笔随心所欲、浑洒自如,其线条十分生动有力,自然流畅,且画面布局也比较紧凑、合理。有的绘画高手仿制纹饰也画得很像,但往往只是形似,不能神似,显得工细有余,生气不足,缺乏真品那种自由奔放、一气呵成的艺术韵味。好比面对一个不太熟悉的人,只能看到表面现象、习惯动作等(如同模仿明星脸一样),但其内在气质和神态,很难模仿到位,只能仿到局部或其中某一点。
康熙画法多为大写意,雍正开始以纤细的笔划写实。
明清时期是青花瓷器达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时期。明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以制作精美著称;清康熙时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发展到了巅峰;清乾隆以后因粉彩瓷的发展而逐渐走向衰退,虽在清末(光绪)时一度中兴,最终无法延续康熙朝的盛势。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官窑器制作严谨、精致;民窑器则随意、洒脱,画面写意性强。从明晚期开始,青花绘画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国画绘画技法的元素.
康熙的青花、雍正的墨彩和乾隆的粉彩笔筒,体现了各朝瓷器烧制的最高水平。
(五)看做假(即人为做旧)
作伪手段近年常见的几种手段,一是老器复窑,即由于老瓷的青花呈色不好、或是生烧瓷(胎釉未烧结)、或是真品破损后再经局部修复,还有的是素面真品(即白釉器)新画花纹和素胎(无釉器)重新上釉等情况,但均经入窑复烧,这类瓷严格地讲,应为老瓷胎、新手段,或称半旧、半新瓷更为确切。因复窑后其釉面多带有火气,或釉面会出现小黑斑点现象。并且在新、老胎釉、青花和纹饰之间往往显得不太协调。故这些复烧瓷常被认作是新仿瓷,但从整体面貌、造型及制作工艺等方面观察,还是古瓷的成分更多些。二是新器做旧后,又改装老底。其底面新、旧胎交接处的接痕,多隐于足边釉内,并用胶水覆盖,不易察觉。可试用指甲或刀片刮除胶层,即可暴露出痕迹,另可于暗处对着强光,从器口往内底看,就能发现环状接底痕。三是将新仿品砸破后,重新粘合、拼接成残缺器,再沾上泥巴做成出土的样子,四是利用残缺古瓷(标本)的不同部位相粘接,拼凑成为另一个不同的完整器形。还有的也是最为常见的方法,即用化学胶水渗和石灰、黄泥、墓土等,做上假土锈,或用砂轮(或细砂纸)磨擦釉面,或破坏仿制品局部结构,如有意使得新仿品在口足耳腹等部位缺损、刮伤、裂痕、剥釉,造成使用痕迹假象等等。但无论使用什么样人为手段,其釉面、彩色、纹饰、造型以及在损伤部位都显得造作、生硬、不自然。出土器物由于长期埋于地下,釉面常受到酸碱等化学物质浸蚀后产生局部(或全部)自然脱釉现象。与人工使用砂轮打磨或敲击形成的假脱釉有很大区别。
(六)看款识
款识的字体和书法也是极具个性和时代风格特征的。仿品的款识往往显得软弱无力,体现不出书法的韵味。特别是要牢记住各个朝代款识最典型的和习惯性写法和款识的内容、排列格式、款体流行时间,以及字体结构的演变规律,并注意观察用以书写的青料(或彩料)深浅浮沉呈色变化。另外,如看到款识内容或字体写法与器物本身的年代特征不一致,就要考虑是否后朝仿前朝或正处于朝代交接之际,存在着专人延续写款的情况。
当你上手任何一件古玩,首先确定其材质是否相符,器型是否相符,是否有手工痕迹,再结合款识来辨别,就能泾渭分明。请记住真正的古玩珍品极少数是成双的。
气泡
在古陶瓷鉴定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代仿造者在注重胎、釉、造型、纹饰等主要特征的仿制时,可能忽略气泡这种非主要特征。因而,通过对气泡特征的分析、对比,可以大体知道一件器物在气泡特征上与真品是否相符。但是这种鉴定,仅适用于气泡特征比较明显的那类器物,如汝窑、钧窑、耀州窑等。对于气泡特征不明显的器物,气泡在鉴定中的参考价值并不太大。值得注意的是,有的现代新仿器物的釉中也有气泡,有的新仿品的气泡甚至具有与真品相似的特征,这是因为做伪者对气泡特征进行了有意模仿,只要釉的成分和烧制工艺满足一定的条件,即能达到某种气泡特征。
古陶瓷和新仿陶瓷在气泡特征上的不同,与烧造使用的燃料及窑炉结构之间具有很大关系。古陶瓷在烧制时使用的是柴窑或煤窑,而现代新仿陶瓷使用的一般是气窑或电窑,它们的升降温曲线及对温度的控制存在巨大区别。现代气窑和电窑烧制的仿品,釉中的气泡一般大小均匀,在分布上缺乏层次感;而古代柴窑或煤窑烧制的陶瓷,釉中的气泡一般有大、小差别,在分布上有层次变化。
明洪武
执壶、大墩式碗、高足碗
因采用国产料,含铁量较低,含锰量较高,所以青花呈色大多偏淡偏灰,不如元青花那样浓翠
明永乐
压手杯、八角烛台、扁腹绥带葫芦瓶、天球瓶、菱口洗
因采用引进的苏麻离青料,含铁量高,青花呈色鲜艳如宝石蓝,浓艳处会出现黑斑,有晕散现象
明宣德
梅瓶、扁腹绥带葫芦瓶、贯耳瓶、花浇、无档尊、八方烛台、官碗、茶盏
青花料有三种,采用苏麻离青的沉色深沉,有晕散和黑斑现象,采用国产料的呈色清淡,蓝色不稳定,有流散走釉现象,采用苏麻离青与国产料相结合的呈色浓淡相间,突现了纹饰的层次感
明成化
梅瓶、莲瓣口瓶、梨壶、诸葛碗、高足碗、铃式碗、撇口腕
少数用苏麻离青的呈色浓暗有黑斑,绝大多数采用了国产平等青,呈色灰蓝淡雅
明正德
象耳瓶、带座瓶、瓜棱瓶、长颈瓶、蒜头瓶、持壶、花觚、山形笔架
早期使用平等青,青花色灰调、呈色清丽雅致,晚期采用回青料,青花色调蓝色浓翠而略泛紫
明嘉靖
玉壶春瓶、葫芦瓶、出戟花觚、军持、双耳杯、瓷板、瓷塑
采用回青料,青花呈色浓艳泛紫,艳丽
明万历
蟋蟀罐、活环耳瓶、蒜头瓶、绣墩、插屏、盒、灵芝洗、瓷塑
早期青花色泽蓝中泛紫,浓重艳丽,中期蓝中闪灰,呈色浅淡,晚期呈色灰暗,多有晕散
明天启
双耳龙瓶、葫芦瓶、出戟耳瓶、瓜棱罐、四方倭角盘、花口盘
青花色泽一般泛灰黑色调,也有呈色浅淡和呈色不稳定,有晕散的
明崇祯
筒瓶、莲子罐、花口盘
青花呈色灰暗并有晕散,也有呈色稳定,青花呈灰蓝或蓝黑色的
成化中后期:平等青。色料淘炼精细,含杂质较少,发色柔和淡雅,蓝中闪灰,呈色非常稳定、平静,颇有水黑画风格,与洁白温润的胎釉和纤细的纹饰相衬,分外脱俗。但往往因釉质肥厚,青花色淡,而有云遮雾障若隐若现的现象。尤以底足的青花款色调表现得最为突出。成化青花线条纤细,多用双勾线条勾勒图案,然后在图案内进行渲染,双勾线用浓笔,渲染用淡笔,因而其烧成作品呈色大多浅淡雅致。
成化时期,已使用了平等青,不再使用苏麻离青。平等青是国产料,但名称的来历不详。有人认为它跟宗教有关,它也叫坡塘青,地名就在江西省。因为平等青是一种颜色很淡的青,所以它很适合于画那种疏淡的花草,画的就比较柔弱。
回青不能单独使用,必须和石子青混合使用。据历史文献记载:回青淳,则色散而不收,石青多,则色沉而不亮。每两加石青一钱为之上青,四六分加,谓之中青,十分之一,谓之混水中青用以设色(绘轮廓线),则笔路分明,上青用以混水(渲染轮廓内部)则颜色明亮。回青的化学组成特点是低锰、低铁、低铝,在烧成时形成高温粘度比较低的玻璃相,容易流散,因此不能单调使用。国产钴土矿的化学组成特点是高锰、中铁,高铝,正好和回青相反。两者混合使用,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
明代晚期,青花发色用料是国产石子青,坡塘青,回青。青花用料的提炼方法,由传统的水洗提炼发,改变为用火锻烧法。青花发色用料的石子青,坡塘青是高锰低铁料,青花发色带灰,紫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