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 收藏

联络我们

返回前页

 

藏品:乾隆青花折枝三果纹大罐

 

                       

乾隆青花折枝三果纹大罐

尺寸: 高(H) 19-3/4"英寸; 底9.5''(34cm);  来自Aug 09, 2014年美国拍卖会*。

特点:造型端庄规整,器型硕大少见;青花色纯蓝雅丽,果实花卉点染着色,有层次感。表施白釉,釉色微泛青,釉面浑厚感。主题纹饰为折枝石榴、佛手、蟠桃。罐口画有青花几何纹及回纹;罐肩部披青花云纹;底部饰青花海水纹。

罐型古拙、丰满、敦厚、端正;圈足。

乾隆青花绘画的特点之一是点染,此罐青花绘画的佛手、桃、石榴三种水果和海水装饰纹等都体现了点染的风格。

乾隆青花在清代素以“稳定、浑厚、沉着”而著称,使用国产青料绘制。乾隆青花中期呈色稳定明快,为纯蓝色。

乾隆时期的青花色料和绘画纹饰特征成为此青花罐断代的重要依据。

Description: A Massive Chinese Antique Blue & White Porcelain Jar With Cover: of Middle QING Dynasty; Size: H: 19-3/4"

大型乾隆青花折枝三果纹罐;  尺寸: 高(H) 19-3/4"英寸。 底9.5''(34cm)

【三果纹】:瓜果纹的一种,多以“桃”(代表“长寿”),“佛手”(“佛”与“福”音近),“石榴”(寓意“多子”)三种瑞果为题材,合之为“三多”,寓意“多寿、多福、多子”。 多见于明、清景德镇瓷器上。

清代装饰有三果纹饰的器物以康、雍、乾三朝居多,既有传统之作,亦有创新之举。康熙官窑三果纹饰有继承也有创新。传统纹饰见有釉里红及洒蓝釉器物,其典型特点有浓淡层次变化。到了清代雍正时期,装饰有三果纹饰的器物较康熙时期要多一些,品种有釉里红、青花釉里红、斗彩及青花,绘画甚为精湛。乾隆官窑三果纹饰器物较为常见,有斗彩、粉彩、青花等品种。纹饰色泽艳丽,绘画细腻,但多少有刻板之感。

清孝贤皇后(乾隆即位立为中宫皇后)。她主管后宫并不挥霍,生性节俭,反对浪费,平时从不佩戴金玉珠翠饰物,帽子上插的通草绒线花也是亲手制作,认为浪费无异于暴殄天物。一次帝阅《清文鉴》得知满洲旧俗用鹿尾绒毛线代替金丝做袖口,帝告后,听者有心,每年用鹿尾绒线借华封三祝故事(华封三祝选自《庄子•天地》尧观乎华。华封人曰:『请祝圣人,使圣人富,使圣人寿,使圣人多男子』,华:地名 封:边疆),制成荷包、布鞋以献帝。祈祷皇家『多福、多寿、多男子』,帝深敬之,常以三多堂布鞋、荷包赏赐皇子、群臣。因此,乾隆时期用佛手、桃和石榴组合的《福寿三多》吉祥纹图最为盛行。

同类器物有: 

清乾隆青花折枝三果纹尊。

 

釉色微青,器物口沿饰一圈酱釉(酱色护胎釉)。罐壁留有手工旋纹。

乾隆青花绘画笔法和雍正青花相似,有勾勒平涂和勾勒填色后点染两种,乾隆青花绘画的特点之一是点染,此罐青花绘画的佛手、桃、石榴三种水果和海水装饰纹等都体现了点染的风格。

乾隆青花在清代素以“稳定、浑厚、沉着”而著称,使用国产青料绘制。早期发色与雍正青花差别不大,略见晕散,但比雍正时期稳定;中期呈色稳定明快,为纯蓝色;后期呈色较为厚重沉闷,无明快清丽之感。

乾隆青花瓷质早期与雍正基本一样,胎质洁白细润,晚期略显逊色,官窑与民窑无多大区别。釉面仍以青白色为主,匀净光润,也有呈粉白色的釉面,民窑中多见。

明代晚期至清代早期盛行在器物口沿处施一圈酱色釉(即酱釉口),既能起防护作用,又成为一道装饰。以酱釉作为器物口沿涂料的做法在明清瓷器上不为少见。施酱口边的做法在一部分瓷器上保留了下来。进入清代,特别是康熙朝,一段时间内,不管内销还是外销瓷器,几乎所有的瓷器口沿都施酱口边釉。自雍正至乾隆时期开始这种做法渐渐少起来。

底可见火石红,底无款。底有裂缝,有支钉修补,未波及外表釉面及纹饰。修补方式传统,留下了历史的沉浸,可以表明此罐的原主对此罐的珍惜而进行了修补。(底缝可能为烧造原因导致的--窑裂--专指瓷器烧成出窑前胎体带有裂痕者,非后来的“硬伤”--外力所致。)

官窑可能无款: 所谓“官窑”,是我国古代由朝廷直接控制的官办瓷窑,专烧宫廷、官府用瓷。明清两朝历代官窑器署纪年款是惯例,直到清朝末代的宣统终止。以北京翰海付拍的清乾隆粉彩霁蓝描金花卉大瓶为例,目前能与该器相比拟的同类大瓶有两件:藏于北京故宫的乾隆粉彩霁蓝描金花卉诗句大瓶和藏于台北故宫的乾隆粉彩霁蓝描金花卉诗句八方瓶。这三件大瓶均无底款。(清乾隆粉彩霁蓝描金花卉大瓶,经过激烈争夺,被京城收藏家马未都以2408万元的高价收入囊中,这无疑使人们对官窑有了全新的认识。)

蔡国声解释说,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的皇帝尤其是乾隆帝,总是精益求精,不惜工本,要求御窑厂一再烧窑实验,直至烧造出满意的绝佳式样为止,因而这个时期有些无款器物是奉旨不加款识的。

“要评判官窑器不能光看官窑的款识,还要综合多方面的知识,如可通过瓷质、造型、画风、釉色等多方面来进行评判。”蔡国声提醒收藏爱好者,千万不能见“款”就买。

康熙早期瓷器一般无款;乾隆官窑青花大型瓷器一般都不落年号款。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的几个大型“官窑”精品瓷器也证实这一点。

 
 

(细节:放大镜下图片)

 

 

             

*来自Aug 09, 2014年美国拍卖会。

4601 Arden Dr.
El Monte, CA 91731
United States

11:00 AM - Aug 09, 2014 
Lot 23 A Massive Chinese Antique Blue & White Porcelain Jar

 

 

                 乾隆青花参考器物:
 

注:

窑裂是专指瓷器烧成出窑前胎体带有裂痕者,非后来的“硬伤”(外力所致)

现代分析来看,窑裂原因有二:(一)配料不当形成;(二)是在烧窑时产生,瓷坯装入匣钵入窑,坯体还残留有一定的水分,开始烧时须用溜火(小火),拖长低温时间,使之蒸发水分,待坯体干燥,始能逐步转入高温紧火。溜火时间过短,而转入高温,坯体中的水分就会因急剧化成蒸气引起膨胀而破裂。

釉裂是专指釉面开裂,而坯体未裂。

主要原因是坯、釉膨胀系数相差较大形成。这就需要重新调整坯。釉配料配方。此外烧成温度过高、冷却制度不合理或釉层过厚也会形成惊釉缺陷。

明代青花罐(器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