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菜单

回栏目菜单
相对论???

 

实锤!北斗是按伪距测量定位,不靠相对论!

https://tieba.baidu.com/p/7791402640?pid=143734302716&cid=0#143734302716

 

实锤!北斗是按伪距测量定位,不靠相对论!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测试评估研究中心成立于2011年,是由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设立的卫星导航技术专业研究机构,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与运行服务的重要参与单位。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测试评估研究中心明确了定位的机制与原理(利用伪距观测量进行动态绝对定位)如下:

BD:
伪距测量(pseudo-range measurement)是在用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导航和定位时,用卫星发播的伪随机码与接收机复制码的相关技术,测定测站到卫星之间的、含有时钟误差和大气层折射延迟的距离的技术和方法。
利用伪距观测量进行动态绝对定位有几个重点:

1)测得的距离含有时钟误差和大气层折射延迟,而非“真实距离”,故称伪距。它是为实现伪距定位,利用测定的伪距组成以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的三维坐标和卫星钟差为未知数的方程组,经最小二乘法解算以获得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三维坐标,并将其归化为测站点的三维坐标。
2)由于方程组含有4个未知数,必须有4个以上经伪距测量而获得的伪距。此法既能用于接收机固定在地面测站上的静态定位,又适于接收机置于运动载体上的动态定位。
3)伪距测量涉及钟差、真距、设备时延、观测时刻等多个物理量,要实现伪距测量不确定度和设备时延稳定性的精确评估,必须理清他们的基本概念和定义,这在高动态条件下显得尤为重要。
4)卫星导航系统工作的基本原理是用户同时接收不少于4颗卫星的导航信号,从而测得4个以上伪距观测量;在卫星坐标、卫星钟差和卫星不同频点间相对设备时延偏差已知的情况下,计算自己的三维坐标和钟差。因此,伪距是卫星导航系统最基本的观测量,伪距的观测精度直接决定了系统的导航定位精度。高精度伪距测量技术是卫星导航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
提高精度
(1)伪距、钟差、设备时延等基本物理量是密切相关的,而且都是时间的函数,因此其定义必须严格自洽。从广义上讲,设备时延并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时延,他们取决于时间参考点的选择。在一般情况下其取值可以为正,也可以为负。
(2)在选择设备1pps输出端口为本地时间参考点的情况下,收发组合时延可以采用直接测量钟差的方法测定。两台发射(或接收)设备的发射时延(或接收时延)的相对差值,可以通过与某一台参考接收(或发射)设备进行组合时延测量得到。
(3)对接收机而言,伪距测量精度、设备时延稳定性以及伪距测量时刻标定误差是密切相关的。由于这些误差很难严格分离,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钟差测量的方法简单地扣除设备收发时延的均值,将剩余部分一起作为测量误差来对接收机进行综合评价。
(4)要保证测试结果的普适性并获取高可信度的设备时延值,伪距和钟差测量必须尽可能遍历各种技术状态,如开关机、静态、低动态、高动态及多种信号接收强度等。

承认有钟差,但解放方法是“直接测量钟差的方法测定”!所以,相对论调钟纯属莫明其妙的猜测玩法了。

 

GPS用上相对论的以讹传讹的版本

https://tieba.baidu.com/p/7418186426

GPS用上相对论的以讹传讹的版本
许多媒体现在对李子丰教授的质问就是相对论都用到GPS了,为什么还反相对论?
然而,媒体人不明白的是他们只不过是道听途说的而已,道听途说的东西可以当真实的媒体人,其实就是些科盲。
传说中的GPS用上相对论的38微秒来源可能就是这个课程:
https://tieba.baidu.com/p/6062038795

从介绍来看,说到GPS控制系统(OCS)并没有相对论的因素,但要求考虑相对论因素,因为相对论因素可以带来更精确云云。。。。。。

就这么个文章,最终导致(Relativity and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Neil Ashby, 2002)于2002年的广义相对论(+45微秒)和狭义相对论的(-7微秒),以及(+45微秒-7微秒=38微秒)的网络英文文摘,然后,估计这么个网络英文文摘被广泛传播,以至中国教材中也大量用上了。

值得想想的是,1996年提出的问题,到了2002年还在计算,这中间的7年怎么就不出实际GPS证明资料,怎么都还是7年纸上谈兵呢?
至今也没有看到谁直接按这些文章的方式如何可以调控GPS的实际的例子。

看看连时间概念和时钟概念都混淆在一起的写个公式就GPS了的话,都应该知道不是一个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再看看GPS系统于1970年代开始进行研制,1978年2月首次发射,并于1994年全面建成。
这种写个公式就GPS了的源头最早于1996年的Paper;1996年的Paper是个马后炮的纸上谈兵。这是不是相对论以讹传讹的高端版本呢?

中国团队公布世界最大暗物质实验首个结果----“零”发现

2016
7月21日晚,上海交通大学鸿文讲席教授、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PandaX(熊猫计划)实验负责人季向东博士在英国举行的两年一度的国际暗物质大会上正式公布了PandaX二期500公斤级液氙暗物质探测器运行的第一个物理结果,在3.3万公斤/天的曝光量下,未发现暗物质粒子踪迹,对可能的暗物质候选对象得出了最新的限制。这一探测的灵敏度处于当前世界最高水平。7月22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专门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这一结果。
“昨天我们在大会上作报告的时候现场200多位科学家都很激动,PandaX团队有一种像在奥运会上得了金牌的感觉!”身在英国的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季向东通过视频连线参与了发布会。该实验团队由季向东在2009年组建。

根据最新天文学和宇宙学的研究,暗物质代表了宇宙中约85%的物质含量,而人类已知的普通物质仅占约5%。由于与普通物质没有直接电磁相互作用,所以暗物质不发光,无法用通常的办法看到,因此得名暗物质。不过科学家们普遍认为,暗物质粒子与普通物质之间极有可能存在一种微弱的相互作用。物理学家便是使用这种 “微弱的相互作用”所发出的信号来寻找暗物质。但由于作用太过微弱,探测工作异常困难。
为了应对这个难题,PandaX二期进行了目前全球最大的暗物质实验——500公斤级液氙暗物质探测实验,持续约100天的实验整体液氙规模高达3.3万公斤/天。负责实验数据分析的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刘江来在发布会现场解释,实验规模“最大”的意义在于,暗物质有最大的机率“撞”上普通物质——液氙,而发出相互作用的信号,从而被探测到。
通俗来讲,PandaX二期实验相当于织了一张目前“最密的网”,试图捕捉暗物质信号。具体而言,这张“网”的“细密程度”是σ=2.7x10-46 cm2 ,其精度是2015年最先进成果保持者美国LUX团队的两倍。
PandaX 实验用氙原子作为探测靶子,采取“守株待兔”的方式,探测弥散在地球周围的成千上万亿的暗物质粒子可能碰撞到氙原子上而发生的微弱信号。而实验记录显示,实验过程中并没有符合预期的信号产生,这个结果相当于,3.3万公斤的氙原子在一天时间内没有和这些暗物质粒子发生过一次碰撞,或者1公斤的氙原子在 3.3万天里没有发生过一次碰撞。
这意味着,目前“最密的网”对于暗物质来说仍旧过于“稀疏”,这对可能的暗物质粒子的存在条件作出前所未有的理论限制, 缩小了人类寻找暗物质的范围。

“在科研上,发现一条路和堵死一条路同样重要。”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新民总结说。
===================================================================
点评:最后一句可能就是整个研究的意义所在了。如此说来,科研人员还是有“态度”的。

数学和逻辑学都能证明相对论错误:

电脑--是最基于数学和逻辑学的智能机器,但如果把相对论几条假设作为编程语言基础,这种编出来的软件系统会不断死机。


实际应用,美国GPS管理部门的专业人士就直接证明过,毕竟只有在一个时间系统下,GPS才能正常工作。原某GPS技术主管和主任也直接指出:相对论不管用。GPS导航系统技术主管主任出面澄清GPS不需要相对论, 以及美军海军地面站管理人员澄清GPS不需要相对论,技术主管主任以及实际操作人员:
经典理论的测量学的方法+地面站实时调控=GPS解决方案。

原GPS技术主管和主任:Ronald R. Hatch, Director of Navigation Systems at NavCom Technology and a former president of the Institute of Navigation.

GPS “Evidence for SR”
Einstein supporters and dumb physicists (that repeat things without investigating for themselves state), “The GPS would not work without special relativity”.
Quote:
“What does one of the world’s foremost experts on GPS have to say about relativity theory and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Ronald R. Hatch is the Director of Navigation Systems at NavCom Technology and a former president of the Institute of Navigation. As he describes in his article for this issue (p. 25, IE #59), GPS simply contradicts Einstein’s theory of relativity.

[1] (Referring to Special Relativity)
Quote:
In principle, the critics of GPS in the relativity debate have not been completely wrong. The neglected 7 factor could hurt us. The OCS software should be reformulated. Nevertheless, in practice, neglect of relativity does not now contribute measurably to the GPS error budget, as the OCS software is currently configured.

Link to papers by Ronald R. Hatch. The man that helped create the GPS system and has many of the patents involved in making it work. He says out right SR is garbage.
http://Natural Philosophy Alliance - Database


Ronald R. Hatch 美国宇航局宇航系技术统主任和前所长写文章说:
很简单,GPS反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他说相对论是垃圾。
美国海军部(GPS合作者和实际操作者)英文说法:
Nevertheless, in practice, neglect of relativity does not now contribute measurably to the GPS error budget, as the OCS software is currently configured.


美国海军部(GPS合作者和实际操作者)称:
不管怎样,实际操作过程中,忽略相对论并没有导致GPS出现测量错误,正如OCS软件系统现在都运行协调并处于默认一致。

GPS系统的工作原理可知,星载时钟的精确度越高,其定位精度也越高。早期试验型卫星采用由霍普金斯大学研制的石英振荡器,相对频率稳定度为10^(-11)/秒。误差为14m。1974年以后,GPS卫星采用铷原子钟,相对频率稳定度达到10^(-12)/秒,误差8m。1977年,BOKCK II型采用了马斯频率和时间系统公司研制的铯原子钟后相对稳定频率达到10^(-13)秒,误差则降为2.9m。1981年,休斯公司研制的相对稳定频率为10^(-14)/秒的氢原子钟使卫星误差仅为1m。

由此,可以提出这么样的一个问题:相对论与星载时钟的精确度有关联吗?

如果回答
--有关联,但上面通过关于星载时钟的精确度的改进都是技术活,单纯从技术上就可以降低误差了,事实上看不出任务需要相对论的地方。理论上,如果原子钟相对稳定频率达到10^(-18)秒这个级数,毫无疑问,误差将会更进一步下降,但这个级别上的相对论效用应该更明显(本着相对论关于越精确则越容易看出经典牛顿理论误差越明显的说法),那么,这个级别的理论上,相对论反而是误差越来越大的原因了,这明显与星载时钟的精确度越高其定位精度也越高的客观事实不符合。


"星载氢原子钟在北斗导航系统的应用将大幅提高导航精度"
( http://tieba.baidu.com/p/4340565326 )
本次发射的卫星属地球中圆轨道卫星即MEO卫星,GPS和GLONASS都属于此类卫星。
时钟越精确,误差越小了。GPS卫星在时钟越精确的实验证明下,所谓“误差”都只与技术手段有关。

给北斗卫星导航网平台发了一封质询函
北斗导航系统网络平台就靠这种2012年的抄袭GPS说法的文章,也带来了明显的误导现象,也有以讹传讹之嫌疑,因为许多人居然以此就说成了北斗导航系统用上了相对论。北斗导航系统用上了相对论必须有北斗导航系统几个具体证据,例如,北斗的原子钟是否按相对论调过。

相对论的同时的相对性表明的是相对论效应不是一种误差,相对论不是误差理论,相对论不可能产生误差;把相对论当产生误差的原因,那只能说相对论效应是误差,进而相对论的所谓预言与实验检验相符合也不过是检验误差而已,并非真实的效应了。
GPS并没有用上相对论,特别是相对论都是瞬间运动中模式,那种每天靠相对论累积计算的调时钟反而是造成测量误差的原因。例如,每个瞬间(单位)运动中模式中相对论效应都是一样的,但按相对论调过的时钟在1小时的测量和23小时的测量的时钟累积的效应并不一样而带来一种误差了。

用时钟可以检验相对论正确吗?
相对论是个时空理论,相对论的时空被认为是一种四维时空(闵可夫斯基时空)。
这个应该是大家都明白的:一维不能直接验证二维,二维不能直接验证三维,三维也不能直接验证四维,如此可以类推。。。。。。
爱因斯坦用光速发明了相对论,相对论是个时空理论,相对论的时空被认为是一种四维时空(闵可夫斯基时空)。
爱因斯坦除了提及“标准钟”(不因物理因素而不准,因为是基于光速标准而言的),在相对论中从未提及其它时钟(物理性质的时钟)。
然而,相对论者从原子钟发明以来,都声称原子钟检证了相对论,而且,GPS用上相对论已经成为教科书式的板上钉钉了,中国的学界,包括中科院,无不备书这种GPS用相对论的论调,但中国的学界,包括中科院,没有一家是GPS的直接设计和管理者,他们那来的能力能证明他们身称的就是对的呢?中国的学界,包括中科院,有什么理论或能力说明用时钟就检验相对论正确了呢?没有时钟等于时间的理论或能力,等于说话没有根据了。
这个问题的另外一个问法就是:相对论是关于时钟的理论吗?
既然中国的学界(包括中科院)能如此用GPS背书相对论,但中国的学界(包括中科院)你们又拿你们自己的什么(证明或证据或理论)献给你们的痴情对象--GPS相对论?!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是关于时间不同的范畴;卫星中的所谓相对论应用都是时钟没法走准的范畴,或者,物理因素影响时钟仪器的范畴。

狭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有设定二个走时一样的理想标准钟在二系中,这二个走时一样的理想标准钟并不会出现走时不准的问题。所以,当卫星导航中是基于二个时钟仪器出现钟差的所谓狭义相对论效应,并认定这是相对论应用,则是实实在在否定狭义相对论。

广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是关于基于光的引力的理论,或广义的时空理论;预言的也是基于光线在的引力条件下的(相对论世界线概念)的时间不同的范畴;卫星原子钟(时钟仪器)在不同引力条件下的没法走准,同样不代表时间不同的范畴;除非认同时钟仪器就是时间,或者,钟差就是时差。

但凡要邪呼相对论的相对论者,就回答一个问题:

相对论以光速为基础认定了二系的“同时的相对性”(一种绝对的认可),公式也有表明“时差”,你是否可以通过相对论的“时差”公式调时间?也即,你调时钟调出的二系的“同时”是不是相对论的“同时”?
如果你回答“是”,表明你认可“同时的相对性”是可以不存在的,调一下时钟就可消灭掉相对论;
如果你回答“不是”,表明相对论者在邪呼应用相对论了。


这个入门题你相对论者说清楚了再来摆呼相对论吧。

这个题也可以是一个现实新版“双子悖论”:
如果相对论者把旧版“双子悖论”解释为一个更“年轻”是肯定的(必然存在的),那么,现在相对论者通过调时钟出的“同时”的认可,表明旧版“双子悖论”解释为一个更“年轻”是可以“调没”的,即更“年轻”可以通过“调没”而不存在;到底相对论的那个结论为真呢?

问题系列-1:用时钟可以检验相对论正确吗?
相对论是个时空理论,相对论的时空被认为是一种四维时空(闵可夫斯基时空)。
这个应该是大家都明白的:一维不能直接验证二维,二维不能直接验证三维,三维也不能直接验证四维,如此可以类推。。。。。。
爱因斯坦用光速发明了相对论,相对论是个时空理论,相对论的时空被认为是一种四维时空(闵可夫斯基时空)。
爱因斯坦除了提及“标准钟”(不因物理因素而不准,因为是基于光速标准而言的),在相对论中从未提及其它时钟(物理性质的时钟)。
然而,相对论者从原子钟发明以来,都声称原子钟检证了相对论,而且,GPS用上相对论已经成为教科书式的板上钉钉了,中国的学界,包括中科院,无不备书这种GPS用相对论的论调,但中国的学界,包括中科院,没有一家是GPS的直接设计和管理者,他们那来的能力能证明他们身称的就是对的呢?中国的学界,包括中科院,有什么理论或能力说明用时钟就检验相对论正确了呢?没有时钟等于时间的理论或能力,等于说话没有根据了。

如果遇到载剑智士这种维相的,你怎么办?
@载剑智士
下面这么个简单的初中三角形问题,我在反相吧给载剑智士反复说了好几次,他不但
不服,闹到研吧还不服,真不知道他那来的勇气敢说他懂相对论,而他却不断说别
人却这也不懂,那也不明白。

 

一个cnxiv.org猜想:
只要数轴有0(零)点的概念,在数轴上随机抽取的数将都是0(零)点!
https://tieba.baidu.com/p/7286332977?pid=138605637184&cid=0#138605637184

由此(cnxiv.org猜想)得出的结论则是:
数轴不是整数集合概念,只能是0(零)点概念上的有理数集。


反证的方式是用单纯的数轴概念不能证明无理数的存在;在数轴上任取二个数并用
该二个数作比(或得出的比值),且该二个数的比(值)必然存在于数轴上是一种过于
勉强的想当然(一种想当然的操作方式),这种操作方式或其它操作方式是缺乏证明
的或导致与数轴的逻辑不自洽,即按数轴上的(公理)概念,并不能用证明数轴上存
在无理数。
简单的表达方式是:数轴只能由有理数构成,用数轴上的有理数证明无理数必存在
于数轴上并没用得到真正的证明,只是一种(个)人为操作方式的想当然结论。

是有“实数的完备性可以利用几何加以说明,即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这么个说法。


于是,我们用一个思想实验来证明一下这个说法是否真正没毛病。


假设把一个数轴按一个理想的圆连接起来成为一个圆,这时,数轴的原点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定义,而且,还可能多出一个歧义--数轴的终点,或即没有原点也没有终点的结果,显然,原有时数轴这种方式下已经不再成立了。因此,不能说圆的周长能在数轴得到逻辑自洽的对应,毕竟二码事了。

如果数轴是建立在上述公理之基础上,说明F-向量空间的公理不能导出(没有)无理数的产生之可能。


人为的发展观念是抛开数学公理进行新的定义,即:
若F是实数域R,则V称为实数向量空间;
若F是复数域C,则V称为复数向量空间;
若F是有限域,则V称为有限域向量空间。

由此得知数轴本无--无理数,线性空间几个公理并不能导出无理数。

当明白连数轴都得因为“人为的发展观念是抛开数学公理进行新的定义”;
就应该明白由数轴再导出的一些东西会有多少人为因素或水分了。

数轴本来是有理数定义(有理数集--原定义),无理数的发现并不是通过数轴发现的,即无理数本与数轴无关,然后又把发现的无理数强加到数轴上可以出现(又加一个与原定义有矛盾的因素--任何数都可以在数轴上出现--实数集的新定义),这就使原定义的数轴没有了意义,数轴也成为统计学上不可实际抽样操作了。

想想这个问题也和物理学关系蛮大:
1)如果数轴是量子挨“个”排列构成,随机抽样抽到的就是“个”量子;假设是个量子“波”,随机抽样抽到的就是“波”量子;
2)问题是“个”量子或“波”量子之间在数轴上还有没有“空隙”(涉及到数轴长度单位的定义了)?
3)用物理学来回答第二个问题,可以假设一个数轴由一条光线组成,则要回答光线是量子化的还是波性的了?
但如果物理上对一条光线组成的数轴可(实验)操作,取任意二点,问这二点之间是个有理数距离还是个无理数距离?如何证明?

本人给出的猜想:
只要数轴有0(零)点概念;随机抽取的将都是0(零)点!
感觉这种猜想实际也是可证明的。

当然是好玩一下,有些启发思源的问题,这个问题有趣点:1)数轴上如何证明无理数能出现或必定存在于数轴上?2)数轴上100%的无理数稠密性问题?2)数轴上如何操作随机取数(方式)?主要想检验内在联系上是否符合逻辑的推理。尺规作图法对数轴用了新的规定,也即圆周长并不是个数轴;而数轴可以表示整个实数集也是对数轴强加的,因为数轴的“发明”(或定义)并没有先行规定数轴表示整个实数集。这个需要逻辑检验。

如果定义的数轴是实数集,当然数轴上有无理数了。

现在溯源一下:
笛卡尔(1596年3月31日-1650年2月11日)发明了数轴,笛卡尔发明数轴研究解析几
何,所以,笛卡尔被称为解析几何之父。

笛卡尔坐标系
在数学中是一种正交坐标系,由法国数学家勒内•笛卡尔引入而得名。二维的直角
坐标系是由两条相互垂直、相交于原点的数线构成的。在平面内,任何一点的坐标
是根据数轴上对应的点的座标设定的。在平面内,任何一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类
似于数轴上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
其中的处理方式:每个点都有x坐标对应水平位置,和y坐标对应垂直位置。这些常
写为有序对(x,y)。这种系统也可以被用在三维几何当中,空间中的每个点都以多元
组呈现(x,y,z)。


按后来的发展观念来看,空间点的问题,无论是理论上还是现实中,坐标旋转或平
移都可以解决这类问题。也即有序对(x,y)表示一个点是多此一举,坐标旋转如果是
合理的(应该是合理的,因为更简约)这个点实质只是坐标上的(x)或(y),而不是什
么(x,y)。


笛卡尔坐标系的基本意义是给数排序,而序数的基础来自整数概念;数轴应该是个整
数集,无理数排序是个问题,如何排?

有理数和无理数--谁多的问题


因为别问的原贴视频总是不断地播放,影响读贴,而这个问题又好玩,不在乎执什么观点,也不针对人,而是说点看法,也准备挨“砖头”。


那个视频其实就是一句话:超高智商的认为数轴上随机抽取的数100%是无理数。


“超高智商的”道理来自那里?或有道理吗?


1)数学上有这么一句话:“有理数是可数集无理数是不可数集”


关于这句话,有人就直接说或理解为“不可数”比“可数”多,因此,无理数比有理数多;问题是这么理解就对了吗?


这句话--“有理数是可数集无理数是不可数集”--的理解有个重点,即应该是对“集”的概念的正确理解。


“集”应该是个数学上的“集合”概念;打个比方,就是有相同性质的装“袋”处理。


有理数是一个有相同性质的系列;无理数是另一个有相同性质的系列;所以,“有理数是可数集无理数是不可数集”并不是证明了无理数就比有理数多,这只是说同性质的归了“袋”而已,这里就二个“袋”,至于那个“袋”装得多,实际上从逻辑上是无法证明的,如果无理数多到不可数概念成立(注意“不可数概念”),那装“袋”处理就会有不合适或不逻辑一致的地方,因为无理数毕竟也只有一个集(注意“一个集概念”)。要逻辑上一致,只能把“可数”和“不可数”当个标签看待,如同“红”和“蓝”一样,定个颜色的性而已,并不能理解出“红”比“蓝”多或相反。


再说,一个无理数,不管这个无理数如何无限循环,它也仍然是一个无理数,而不是无限个无理数。


还有,一个数可以看作二个数的比,无理数概念的出现就是二个有理数的比的而产生,而且,这种产生法还都是“独生子女”方式,二个有理数的比最多只产生一个无理数,不能产生第二个无理数(出现);所以,从进化或繁殖的生物数学概念来看,也不能就断定无理数比有理数多。


2) 关于“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密度分析”,如果我们用统计学语言说话,那统计学的任务也简单,即完成由随机抽样的样本来推测整体;按统计学关于样本和整体的关系,讨论“超高智商”提出的观点的可能:
如果“超高智商”的结论是随机抽样100%都是无理数,那99.9.....%的可能性就是整体是由无理数构成的;显然,这个结论不符合数学。


概率论主要研究对象为随机事件、随机变量以及随机过程。对于随机事件是不可能准确预测其结果的,“超高智商”的结论是随机抽样100%都是无理数,这个“100%”却是一种违反“对于随机事件是不可能准确预测其结果的”,即“100%”说法本就违反概率论。


按统计学方式去做,任何一个数其实就是一个编号(待抽的样本)而已,一个无理数并不能得到二个或更多编号,也不能因为无限循环就无限个编号;换句话说,无理数在统计抽样方式上并没有先天性的优势。


反证一下,假设一个整体都是有理数构成,从统计学上述,这个整体也可以就是无限的,这可以说,有理数的数量也是无限的。实际上,统计学中随机抽样之所以可操作,现代都基本靠有理数才能得以实现;无理数也可以,只不过更象个符号性质,例如,可以给样本编号为1(根号2),2(根号2),3(根号2),41(根号2),。。。。。,有点多此一举了。


3)既然说在数轴上抽取数,就说说这个可操作性,毕竟,不能连如何抽数的可操作性都不探讨一下可行性吧。


数学上,数线或数轴是个一维的图,把整数标示为点而且均匀地分布在一条线上。 数线是一条规定了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其中,原点、方向和单位度称为数线的三要素。


数轴上“单位长度”是定义了的,如果把“单位长度”都定义为一个无理数单位,就会是数轴上取一个无理数的概率是100%;而如果把“单位长度”都定义为一个有理数单位,就会是数轴上取一个有理数的概率是100%;实际上数轴上把整数标示为点,点与点之间是“单位长度”,按统计学抽样也就只能是抽点,而不是抽“单位长度”或“单位长度”中的点(因为没定义或“标签”被抽);或者,数轴上就是连续的点构成,点与点之间没空隙而连续的,这种单纯数轴而言,还真可以没有无理数(例如,无理数要借或靠其它方式映射到数轴上出现),对于在数轴上随机抽点的实际操作也完全是按单纯数轴概念才可进行,“超高智商”的数轴上随机抽取的数100%都是无理数有点靠想当然了,毕竟,连续的点构成的数轴上,“超高智商”如何证明他手中的数是个无理数都有问题而说不清。


结论:“超高智商”的数轴上随机抽取的数100%都是无理数的结合,在统计学看来是不成立,整体的数量是无限的,有理数的数量也是无限的,无理数的数量也是无限的,难道一个无限数量的就比另一个无限数量的有多出100%的出现可能性?这是什么数学原理?又是什么统计学方法?


其实,还有个“蛋”(0,“零”)是有理数;所以,“超高智商”的随机抽样100%都是无理数的结论是个还要扯“蛋”的问题。

 

载剑智士和csq567a的维相方式仍然属于被忽悠了还想忽悠别人的方式

https://tieba.baidu.com/p/7264910245?pid=138367350622&cid=0#138367350622
下面这个图是载剑智士贴出来的,还特意提醒我去看,这使我又联想起csq567a的
“三角形”相对论,这二人的维相方式仍然属于被忽悠了还想忽悠别人的方式。

csq567a孤陋寡闻在贴吧靠啥问维啥相

https://tieba.baidu.com/p/7246770404?pid=138163532805&cid=0#138163532805

csq567a: 回复 incinc :从来没在哪本相对论的学术资料里看到过什么扯淡平行宇宙,你自己扯淡怪相对论?


事实证据:
霍金生前最后一篇论文发表:平行宇宙没那么多
北京时间5月3日早晨7时,已故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去世前10天最后修改过的一篇论文在《高能物理杂志》(Journal of High Energy Physics)上发表。
该理论曾在2017年7月在剑桥大学的一次会议上首次亮相,以纪念霍金的75岁生日。比利时鲁汶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赫托格(Thomas Hertog)是论文的合著者。他们基于弦理论进行了大量复杂的数学计算,得出所谓的多元宇宙是有限的。
“我们没有减少到一个唯一的宇宙,但我们的结果还是大大简化了多元宇宙,可能存在的宇宙的范围要小得多。”赫托格说道。这也增加了理论的可验证性。

哈佛大学天体物理学家对相对论理论体系质疑--不再“健康”

https://tieba.baidu.com/p/7240861840?pid=138092012615&cid=0#138092012615

 

相对论是违反数学公理的一种理论

https://tieba.baidu.com/p/7234692256?pid=138016085520&cid=0#138016085520

一般人说到“四维空间”时,经常是误指爱因斯坦在他的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中
提及的四维时空(叫做闵可夫斯基时空)概念。这种普遍性的误用,是由于相对论
的相关科普和文艺作品的流行。关于这一点,考克斯特曾写道:把时间作为第四维
数带来的好处,即使有也微不足道。实际上,H. G. 威尔斯在《时间机器》中发展
的这种十分吸引人的观点导致了J. W. 杜恩(《时间实验》)等作者对相对论有非
常错误的理解。闵可夫斯基的时空几何是不符合欧几里得体系的,所以也就与当前
的研究没有关系。- H. S. M. 考克斯特, Regular Polytopes


理论上,一个有四个空间性维数的空间(“纯空间性”的四维空间),或者说有四
个两两正交的运动方向的空间。这种空间就是数学家们用来研究四维几何物体的空
间。从数学方面讲,普通三维空间集合的四维等价物是欧几里得四维空间,一个四
维欧几里得赋范向量空间。欧几里得空间和欧几里得四维空间都是希尔伯特空间;
而希尔伯特空间是数学公理的集中体现。量子理论或量子力学都是基于希尔伯特空
间的理论,而相对论四维时空(闵可夫斯基时空)却不是希尔伯特空间的属性,换
句话说,相对论是违反数学公理的一种理论。

理论上相对论勉强能用到极坐标,而这种极坐标并不是纯数学观念下的极坐标,而是
相对论性质改良后的,因为相对论离不开光速,而物理实际的光速并非相对论理论
中的光速,这导致相对论最终会被证明是实际失败的理论。相对论说光速最大,从数学上来说,这得是个什么公理?


在相对论范围内,会出现趋于无穷大这种概念吗?
如果有的话,“趋于无穷大”比“最大”是大一点还是小一点?或还是数学上的同一回事?


数学上,数学基础一词有时候用于数学的特定领域,例如数理逻辑,公理化集合论,
证明论,模型论,和递归论(可计算性理论)。一个公理系统(Axiomatic system,
或称公理化系统,公理体系,公理化体系)是一个公理的集合,从中一些或全部公
理可以一并用来逻辑地导出定理。目前占统治地位的数学范式是基于公理化集合论
和形式逻辑的。


数学空间可以被扩展来应用于任何有限维度,而这种空间叫做n维欧几里得空间(甚
至简称n维空间)或有限维实内积空间。


19世纪由于非欧几何的产生,导致了一场数学基础的危急,也促成了数学公理体系
的改变,这个改变实际就是一个新的欧几里得空间公理化过程的诞生,也可以简单
地说是空间和线性代数在这公理化定义中是相等的,正是这种重新定义,使得欧几
里得空间在现代数学中更广泛的被使用。换句话说,欧几里得空间是一个符合数学
公理系统的或有数学公理系统的。


非欧几何的英文对应是non-Euclidean geometries;空间的英文对应space,正式英
文中尚未发现 non-Euclidean space (非欧空间)这个定义;所以,非欧空间很可能
是部分人拍脑袋瓜就出来的东西。例如,csq567a拍着拍着脑瓜子89就非欧空间了。


个人理解,有欧几里得空间而无非欧空间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空间与线性代数是否
一致。如果存在非欧空间,你眼睛里一定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奇形怪状场面。

相对论违反了完备赋范线性空间的数学公理体系。完备赋范线性空间的数学公理体系: 简单地说就是数学上线性空间和欧几何公理的集合;

incinc回复 csq567a : 你发明了指数函数的指数“物理量纲”;你还发明了指数函数的指数中的“t时间变 量”或粒子衰减(寿命)的“t时间变量”;你还发明了安培力的牛三定律;你还发明 了线性空间维与你的“非欧空间”维数学一致性;你还发明了你是的二维生物。

你csq567a总是开启循环反问个不停的啥套路,还重复几个楼层问在那里;一楼已经
说过了,后面又多次明确回答了,这里就再次说明:相对论违反了完备赋范线性空
间的数学公理体系。


你csq567a总是循环反问个不停的啥套路,还能倒打一耙地说别人谈任何问题,绝对
谈不出任何结果,下面就非常具体的把事例归纳一下,大家都可以看明白,你csq567a这
个贴中的答复也得有吧:
1)相对论中那个是“自变量趋于无穷大,因变量趋于某固定值”?请直接说明,不
要开启你的啥问个不停的啥套路了。
2)不需要问为什么,直接回答洛因子有没有物理量纲?粒子衰减计算式中的指数函
数的指数有没有物理量纲?请直接说明,不要开启你的啥问个不停的啥套路了。
3)你12楼出题要用你的牛3解电磁感应问题,那么,牛3说力都是成对的,我问你安
培力的反作用力是什么?你得用你的牛3来回答!请直接说明,不要开启你的啥问个
不停的啥套路了。
4)我说“0维0元素”没法谈数学公理,你表示反对,那么你的“0维0元素”的数学
公理是什么?请直接说明,不要开启你的啥问个不停的啥套路了。
5)你说[“非欧空间”不正交,不线性,咋啦。];这个就是违反线性空间中的数学
公理。你又说相对论是用“非欧空间”,那么,相对论违反线性空间中的数学公理
吗?请直接说明,不要开启你的啥问个不停的啥套路了。
6)欧几何空间和线性空间有数学公理体系的一致性,换句话说,二者之间无矛盾。
你的“非欧空间”无书可对,为了证明你的“2维的维非欧几何空间”,把线性空间
的书贴出来了,结果连线性空间的维数和维的概念都和你的“2维的维非欧几何空间”
的维搞混淆了。你把你的“2维的维非欧几何空间”的维定义出来,也把你的“2维
生物”说明,请直接说明,不要开启你的啥问个不停的啥套路了。

incinc回复 csq567a : 你的“2维的非欧空间”到底是个什么东东?例如,一个圆球的面,你的“2维”如何 确定的?2维欧空间可以无限延伸,发出一道光,永远不会再回来,符合线性空间公理。

欧氏空间:


1)实数坐标空间:以R表示实数域。对任意一个正整数n,实数的n元组的全体构成了
R上的一个n维向量空间,用R^n来表示。有时称之为实数坐标空间。


2)欧几里得结构:n维实数坐标空间是实n维向量空间的原型。事实上,每一个n维向
量空间V都可以看作实数坐标空间──V与R^n是同构的(isomorphic)。为了做欧氏
几何,人们希望能讨论两点间的距离,直线或向量间的夹角。一个自然的方法是在
R^n上,对任意两个向量x、y,引入它们的“标准内积”<x ,y> >(一些文献上称为
点积,记为x*y)。也就是说,R^n中的任意两个向量对应着一个实数值。 我们把R^n及
这样定义的内积,称为R^n上的欧几里得结构;此时的R^n也被称为n维欧几里得空间,
内积"<,>"称为欧氏内积。利用这个内积,可以建立距离、长度、角度等概念。


3)欧氏空间:这里的R^n仅指实数向量空间,而加入了如上定义的欧几里得结构后就
可称为欧氏空间;有些作者会用符号E^n来标记之。欧氏结构使E^n具有这些空间结
构:内积空间、希尔伯特空间、赋范向量空间以及度量空间。


具体而言,如果上面n=3;则可称为三维欧氏空间,可用符号E^3来标记之。

“相对论时空是非欧几何的一种情形”--这个论断也是个想当然。


闵可夫斯基空间是狭义相对论中由一个时间维和三个空间维组成的时空。时间维相
当于球坐标系统,三个空间维仍然是欧几何的正交三维,三个空间维同性质或同一
属性(正交量),而时间维(球向量)与空间维不同;数学和逻辑学都是同性质的可以
相加相减。
维性不同的运算,就产生了相对论的特色--“时空”,是否合理,当然也就是牛头
马嘴的事了,不过数学公理的角度是不合理的,毕竟不能一头牛加一匹马来个二牛
马吧。

非欧几何的数学公理中,应该包含了同一属性的公理。非欧几何和欧几何都是被闵
可夫斯基借助的工具,闵可夫斯基自创了一种四维--闵可夫斯基空间;所以,严格
地说,闵可夫斯基空间(时空)并不是一种非欧几何。

而广义相对论的时空,也是借助于非欧几何的一些思路和算法,或把非欧几何当个
工具而已,并且,广义相对论要把闵可夫斯基空间“压缩”成“局域”才“有效”;
这些做法或理论显然是违反非欧几何的公理的,非欧几何的公理不应该出现这种冲
突。

相对论有关未解决的物理学问题

https://tieba.baidu.com/p/7233659665?pid=138003622563&cid=0#138003622563

相对论有关未解决的物理学问题


物理学主流界也认为,至今,相对论造成了或带来了许多主要的或重要一些研究课题。


有一些相对论有关的重要但尚未解决的物理问题。其中包括理论性的,即现时理论未能够给予观测到的物理现象或实验结果令人满意的解释;还有实验性的,即能够周密测试某先进理论或深入研究某物理现象的实验,不过现时现地很难建造或完成。


引力
如何整合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成为完整一致的理论(或许是一种崭新的量子场论)?时空的基本本质是否是连续的,还是离散的?这完整一致的理论是否涉及由一种假定的引力子所传递的作用力,还是从时空离散结构衍生的产物(循环量子引力理论的理论)?在超小尺度、超大尺度或其它极端案例,广义相对论的预测与量子引力理论有什么差异?

黑洞、黑洞信息佯谬、黑洞辐射
理论预期的黑洞热辐射现象是否属实?此种辐射是否带有关于黑洞内部结构的信息,如同规范-重力二元性(gauge-gravity duality)所建议,还是不然,如同史蒂芬·霍金的原本计算?若为不然,则黑洞能够蒸发干净,注意到量子力学并没有给出摧毁信息的机制,那么,储存于黑洞的信息又会怎么样?是否黑洞蒸发到某一程度就会自动停止,只剩下残余黑洞?根据无毛定理,黑洞只有三种属性:质量、电荷量、角动量;除此以外,没有任何内部结构。这定理是否正确?为何尚未找出探勘黑洞内部的方法?

额外维度
大自然是否拥有多于四个时空维度。假若答案为“是”,则到底有多少时空维度?维度是不是宇宙的基本属性,还是其它物理定律的合理结果?物理实验能否观测到更高维度的证据?


多重宇宙
是否有足够的物理理论基础来支持期待其它宇宙的存在,虽然这些宇宙从根本而言是无法观测到的?例如,量子力学的多世界是否存在?在这些宇宙里,在高能量状况,由于使用别种方式破坏物理力的明显对称,所造成的物理定律是否会迥然不同。使用人择原理来消解全局宇宙困境是否正确?

宇宙暴胀
宇宙暴胀理论是否正确?若为正确,这段时期所发生事件的细节为何?这造成暴胀的假定暴胀场(inflation field)到底为何?假若暴胀在过去某一时间曾经发生,有否有可能借着量子力学涨落的暴胀机制,继续自我维持暴胀,因此在宇宙某超远处,这暴胀仍旧正在进行中?


宇宙审查假说
黑洞内部有一个奇点。通常在这奇点的外围有一层事件视界,速度最快的光波也无法逃离到事件视界之外。裸奇点是缺乏事件视界的奇点。由于没有事件视界隔离,物理学者可以观测到裸奇点的物理行为。但是,至今为止,物理学者尚未观测到裸奇点的蛛丝马迹。物理学者怀疑,从实际物理的初始条件是否能形成裸奇点?罗杰·彭罗斯提出的宇宙审查假说表明,这是不可能的事。但是,物理学者还不能证明这假设的任何版本为正确无误[4]。
时序保护猜想
在广义相对论的爱因斯坦场方程的某些解答中,会出现有封闭类时曲线,即粒子移动于时空的世界线为封闭回路,从初始点移动经过一段路程后,又会返回初始点。封闭类时曲线意味着一种时间旅行,能够返回过去的时间旅行。史蒂芬·霍金的时序保护猜想表明,强烈地不允许任何除了微观尺度以外的时间旅行。结合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在一起的量子引力理论,能否排除封闭类时曲线的可能性?


时间箭头
物理学在微观的层次几乎完全是时间对称(time symmetry)的。这意味着,假设将时间流逝的方向倒转,则原本物理定律仍然会保持为正确。但是在巨观层次,时间存在着明显的流逝方向。时间箭头就是用于描述这种不对称的现象。由于时间演进和时间反演而产生的不同物理现象,它们给出的关于时间属性的资料为何?根据CPT对称理论,从CP破坏的证实可以立即断言时间是无法反演的。因此,时间对称性不成立,时间箭头可以建立起来。但是,这方法并不是直接地,而是间接地证实时间对称性不成立。测量基本粒子的内禀电偶极矩实验可以更强烈、更直接地证实这性质。假设基本粒子拥有内禀电偶极矩,则宇称对称性和时间对称性都会被破坏。
另外一个衍生的问题是,为什么CP破坏只有在某些弱相互作用的衰变中才能观测得到,例如K介子衰变(kaon decay),而在其它相互作用都观测不到?

定域性原理(principle of locality)与非定域现象
定域性原理表明,物体只会被其紧邻周遭环境事物影响。1935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等发表EPR吊诡,认为量子力学的基础理论,因为违背了定域性原理,可能不完备。三十年之后,约翰·贝尔提出反驳,主张定域隐变数理论(local hidden variable theory)不能复制量子力学的所有预测。在量子力学里,是否会出现非定域现象?假设非定域现象存在,这是否只局限于贝尔不等式被违背所显露出的量子纠缠;信息、能量或物质能否能以非定域方式的传播?在哪种状况可以观测到非定域现象?非定域现象的存在与否,对于时空的基本结构,有什么含意?非定域现象与量子纠缠有什么关联?如何借着非定域现象来说明量子力学基础性质的正确诠释?

宇宙学常数问题
根据广义相对论,宇宙真空里蕴藏的能量会产生引力场,真空能量密度与宇宙学常数之间的关系 。怎样计算真空能量密度是物理学尚未解决的一个大问题。最简单算法总和所有已知量子场贡献出的零点能,但这理论结果超过天文观测值120个数量级,被惊叹为“物理史上最差劲的理论预测”!为什么从真空能量密度计算出的宇宙学常数,会与天文观测值相差这么大?这问题称为宇宙学常数问题。到底是什么物理机制抵销这超大数值?解决这问题可能要用到量子引力理论。

暗物质
无法用电磁辐射侦测,而是从作用于可见物质与背景辐射 的重力效应连带推断出来的物质,称为暗物质。物理学者尚不清楚什么是暗物质的基本成分?是否与超对称有关?归因于暗物质的天文现象,实际上是否是重力的延伸?


暗能量
暗能量是一种充溢于整个空间的能量的假定形式。暗能量倾向于增加宇宙膨胀速度[18]。最近完成的关于超过20万座星系的调查,似乎确定了暗能量的存在。但是,物理学者仍旧无法精确地描述与解释暗能量的物理性质。暗能量主要有两种模型:宇宙学常数模型与第五元素模型。每一种模型都有其强点与弱点,尚未有任何实验结果令人信服地显示哪一种模型为正确模型,也可能都不够正确。
基本粒子的惯性质量与重力质量比率
根据广义相对论的等效原理,对于所有基本粒子,惯性质量与重力质量比率为1 。但是,对于很多粒子,并没有任何实验确认这论点。特别而言,物理学者很想知道,具有某巨观质量的反物质,其重量为何?

最后一个极重要的问题就是:
为什么相对论带来这么多研究课题及其麻烦研究?

一般人说到“四维空间”时,经常是误指爱因斯坦在他的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中
提及的四维时空(叫做闵可夫斯基时空)概念。这种普遍性的误用,是由于相对论
的相关科普和文艺作品的流行。关于这一点,考克斯特曾写道:把时间作为第四维
数带来的好处,即使有也微不足道。实际上,H. G. 威尔斯在《时间机器》中发展
的这种十分吸引人的观点导致了J. W. 杜恩(《时间实验》)等作者对相对论有非
常错误的理解。闵可夫斯基的时空几何是不符合欧几里得体系的,所以也就与当前
的研究没有关系。- H. S. M. 考克斯特, Regular Polytopes


理论上,一个有四个空间性维数的空间(“纯空间性”的四维空间),或者说有四
个两两正交的运动方向的空间。这种空间就是数学家们用来研究四维几何物体的空
间。从数学方面讲,普通三维空间集合的四维等价物是欧几里得四维空间,一个四
维欧几里得赋范向量空间。欧几里得空间和欧几里得四维空间都是希尔伯特空间;
而希尔伯特空间是数学公理的集中体现。量子理论或量子力学都是基于希尔伯特空
间的理论,而相对论四维时空(闵可夫斯基时空)却不是希尔伯特空间的属性,换
句话说,相对论是违反数学公理的一种理论。

 

最近,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又推出一个崇拜相对论的视频,找个懂点相对论的费了点劲,
找来找去,找到了现在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曹则贤,但事情并没有如愿以
偿。


曹则贤研究员并非研究相对论,而是学习相对论,为了相信相对论正确而努力学习
了大半辈子,也写了一本少年版的学相对论书,曹则贤研究员自称其特点就是罗列
有关相对论的索引比较全,便于发掘相对论。由此可见,曹则贤研究员还是处于为
了相信相对论正确而努力学习阶段。


花时间看了一遍曹则贤研究员的视频,简要评论如下:
1)演讲的题目是什么是相对论,没跑题;
2)至于相对论是否正确或验证,全跑题;
3)从物理所官科的身份和角度说明过去那个光线弯曲实验证明了相对论是瞎扯蛋;
4)从物理所官科的身份和角度说明时钟不是时间,这倒是难得印证了反相的理由;
5)把实际物理现象,例如,探月工程的“时间延迟”问题,当相对论问题看待,说
明还是没搞懂相对论是什么,掉了物理所官科的脸。“时间延迟”问题完全是牛顿
理论中的问题,也是牛顿理论中可以说清原因的问题;
6)声称“光速”不需要或不依赖参考系,这话有毛病;因为信息或能量的传递仍然
是需要讲清参考系关系的,而相对论是讲“光速”只不过是信息或能量的传递速度
上限而已,并不排除参考系,一个不需要或不依赖参考系的“光速”是完全没有意
义的。


连杨振宁为什么提出要把时间和空间关系澄清的话的意思都理解不到位,还能演讲相
对论如何正确如何应该去理解,这不就是拿杨振宁的话在扯相对论的蛋吗?如果相
对论没毛病,就不存在杨振宁为什么要在物理学上把时间和空间真正搞清楚的话了,
所以,其理解力有基本问题。


另外,在回答问题中,他倒是狠抽了一些想为相对论搞科普的人的脸,指出相对论是
不能靠你们的科普手段去学习的,相对论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换句话说,狠抽了
一些自以为是的人的官科脸。

曹则贤研究员的视频也出了一句有意思的话:时钟不是时间,时钟也不能告诉你时间。


这话我们在反相吧已经多次表明过,特别是反对GPS那种原子钟调频率印证相对论正
确的问题上,与无数自称懂相对论的,自称懂相对论正确的人交过锋,结果,现在
他们又得被曹则贤研究员再打一次脸了。

 

数学、物理两栖的专家表示爱因斯坦的理论也只会是“大致正确”

数学、物理两栖的专家表示爱因斯坦的理论也只会是“大致正确”


这都是一年前的报导了,相对论可质疑并可证明不一定正确的言论,在国外并非禁区;
而国内的官僚机械的维相并不容质疑相对论的言行,其实属于庸俗的落后。


被BBC称为数学、物理两栖专家的埃莉诺•诺克斯(Eleanor Knox);她的专业领域
是物理中的哲学。
她说,确实,如果发明数学是为了帮助我们理解物理系统,那么它胜任这个任务完
全合乎逻辑。但数学的演变过程似乎跟这种解释不相符。
诺克斯说,20世纪诞生了两个伟大的物理理论: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但是,这
两大理论背后的数学架构却像一对老死不相往来的夙敌,要把两者整合起来,其复
杂程度难以复加。
诺克斯解释:“没有一个连贯、耦合的框架来帮助我们理解这两大理论是如何在同
一个世界并存的,它们是怎样表述同一个现实本体的。”
诺克斯这么解释:数学有一个特点,非错即对。我用数学来验证一件事,谁都不会
有疑问。但物理就不是这样。这正是数学和物理的最大区别之一。
言之意下,即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研究中借助的非欧几何本身作为数学没问题,而
有问题的是把非欧几何完全当物理来搞;现实本质是没有任何理由认为我们凭感官
接触到的日常现实就是宇宙现实之根本。黎漫几何之父陈省身似乎也有同样的观点。
诺克斯预言,毫无疑问,未来的科学家将能够证明爱因斯坦的理论也只是“大致正
确”。
其他数学、物理两栖的专家们大多可以比较肯定地回答:那就是关于数学究竟是表
述现实的模型还是现实本身这个问题我们无法找到确切答案。还可以肯定地说,我
们找不到那个答案。但如果不去寻找,就得不出这个结论。
数学、物理两栖专家的埃莉诺•诺克斯(Eleanor Knox):
# 数学表述了宇宙的一些支离片断的部分,而不是全部;
# 对宇宙整体加以表述超级复杂超级难;
# 数学太复杂,我们无法承受;
# 我们还不理解数学,但将来会逐渐懂它。

这个贴子目的之一就是表明可以去挑战相对论,挑战相对论并不是民科专利,而是一种正确的科学必经之路。国内一些冠冕堂皇的打着科学旗号的人已经是时代中属于庸俗的落后者了。

时钟不是时间这个很容易懂!简单地说:时间是理想;时钟是现实;现实不等于理想!

 

爱因斯坦和相对论者对伽利略变换的指责完全属于无理取闹,表现在:
1) 篡改伽利略变换的实质
爱因斯坦和相对论者认为伽利略变换明显成立的公式在物体以接近光速运动时、亦
或者是电磁过程不会成立,这是相对论效应造成的。
而爱因斯坦和相对论者们又断言:光速系不能作为惯性系统(惯性参考系),也不
能作为坐标系统;即爱因斯坦和相对论者们认为光速不能迭加或合成。显然,这是
爱因斯坦和相对论者们先把伽利略变换的前提条件去掉了来责难伽利略变换;其次,
爱因斯坦和相对论者们对物体以接近光速运动时,为什么就又可以作为惯性系统
(惯性参考系)或坐标系,缺乏说明;按伽利略变换的前提条件,伽利略变换只对
视为惯性系(匀速运动)有效;近似惯性系,则近似有效;当速度过大,近似也就无
从说起了;所以,这根本就和伽利略变换相关不大了。
2)篡改伽利略相对性原理的实质
物理定律在一切惯性参考系中具有相同的形式,任何力学实验都不能区分静止和匀
速运动的惯性参考系,这就是伽利略相对性原理。该原理最早由伽利略提出,是经
典力学的基本原理。
爱因斯坦和相对论者们的相对性原理表述为物理定律在一切参考系中都具有相同的
形式。
对照一下,可以看明白“惯性参考系”与“一切参考系”是不同的物理内涵;爱因
斯坦和相对论者们需要回答一个基本问题:“一切参考系”中的非惯性参考系,光
速变还是不变?

一个被称之为当今伟大的物理理论,居然不能物理实验,是否扯淡?
1) 给出一个按相对论设计的物理实验,验证了相对论结论的证据出来看看,什么预言之
类的,什么靠计算而又无实验过程之类的,那些没啥用,基本属于比扯淡。
2) 无论世界上那个相对论专家或“相对论博士毕业”的,可以说,到这都得碰壁画!然
后回归其高谈阔论中的扯淡去了。
3) 一个被称之为当今伟大的物理理论,居然不能物理实验,这就是现实;否则,也不
至于扯到今天。
一个被称之为伟大的物理理论,如果居然做不到按理论去设计一个物理实验,通过
物理实验过程,获得实验结果来证明这一理论,这属于高级物理专家的高级别扯淡。

什么都别说,先出个提问:爱因斯坦中相对论的“标准钟”在那里?那个物理学家制
造出来了或那里有得卖?摆二个出来看看,这很物理吧,做实验,如果居然没有理
论中的“标准钟”设备,这难道不是高级扯物理的蛋吗?说那么多其它的管用吗?

解释:
“一个被称之为当今伟大的物理理论,居然不能物理实验”--很当然的是指主楼中
的第一点,即:不能按物理理论去设计一个物理实验来检验物理理论的结论(果)。

 

#反相吧#关于反相吧的几点想法

https://tieba.baidu.com/p/7091374028?pid=136436866548&cid=0#136436866548

关于反相吧的几点想法


反相吧从设立那天起,原本是针对相对论吧过份删封吧友而揭竿,走到今天,也是
风风雨雨,然也毕竟在贴吧的路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特别是伴随着一路走过来的
老吧友,也实属不易。可以说,我们有千万个理由要把反相吧办好,而没有任何一
个理由让反相吧走下坡路。


反相吧在学术上的特色,现在也已经比较明确,就是反对相对论的学者和持有类似
意见的贴吧吧友的家园,相对论并不是神,没有什么不可反的,所以,这个家园是
会扛出这面旗帜而聚义。另一方面,也有许多人把相对论当神,给予其神坛的地位,
给予其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当然,还有相当数量的模糊或不持观点的吧友,也有
许多喜欢讨论各种各样问题的吧友。因此,反相吧又不仅仅是个反相者的家园,还
得是个欢迎任何吧友的场所。所以,反相吧应该走一条开放包容,以事实,现象,
理论,逻辑,等等可以作为剑道而论剑之地,在这个意义上,反相吧又是一个广泛
视野的学术家园。


论剑之地的剑道,在学术上就是摆事实讲道理,特别是到了事实和现象如何解释如
何探讨以及如何评判的情况下,很多已经是前沿性质的东西了,如果出现不能自圆
其说或给不出逻辑解释,要承认这种矛盾或问题,只有如此,才能发展。这也可以
说是学术上的一条黄金标准,真金不怕火仍然是个通俗的道理。


反相吧也有不足,也有引起吧友不满意的地方,这些方面要改。我个人有做得不好
的地方,也愿意改,例如,现在反省也感觉对个别人过于讥讽,在此,作出道歉,
说声对不起。我只感觉,如果都多做点自我批评,可能会更融洽,没必要因为学术
观点不同而反目成仇。希望大家都能把精力不用于对个人的攻击上,反相吧的发展
和如何走下去,仍然需要大部分吧友的自觉关心和爱护,希望大家都在这种基础上
能畅所欲言。对于故意滋事,骂人贬低人,把反相吧当个人场馆,甚至搞破坏的,
各位吧务都可以按百度的相关管理处理。


反相吧倾注了前几任大吧主们的努力和精力,他们的功劳是值得大家认可的。反相
吧大吧的人选问题,我个人认为应该是老吧友,处理事务能对事不对人,学术观点
不必是硬指标(只要能容纳反相观点就可),不希望在这个事情上出现反复或风浪了。


以上,是几点看法,欢迎大家发表各自的意见,也可以谈看法,目的只有一个:让
反相吧更上一层楼。

 

星际空间的物质被压缩--光的运动是否受影响?

https://tieba.baidu.com/p/7012179229?pid=135604115160&cid=0#135604115160

2019年科学家重新分析了旅行者2号在太阳系的边缘传回的数据,详细阐述了太阳系
边缘的性质,也意外发现了旅行者号在这个地方的飞行明显受阻;也就是说旅行者
号探测器来到太阳系边缘的时候,受到了一种阻力,在阻止它飞出太阳系。

 

(原)这个模型如果是对的,那引力和时空弯曲可能都是错的了。

https://tieba.baidu.com/p/7016173298?pid=135645942084&cid=0#135645942084

这个模型如果是对的,那引力和时空弯曲可能都是错的了。


根据科学家们的模型,太阳在宇宙中带着“自家兄弟”是这样的运动的:

当我们把引力或时空弯曲带入这种模型,整体而言,因为太阳的运动因素考量,
会导致引力或时空弯曲与模型不合。

牛顿第一定律放在星系间或宇宙间降格为“猜想”失效,牛顿第一定律人为条件下才
可以,也所以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星系间或宇宙间失效,不存在着相对论者们胡
说八道的平行或多重宇宙。相对论者们的四维时空进入死胡同。

回顾一下太阳系:


在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期,人类都没有认识或理解到太阳系的概念。直到中世纪晚
期的文艺复兴时代,大多数人仍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处于宇宙的中心,与那些
穿过天空的物体是截然不同的。古希腊的哲学家阿里斯塔克斯曾经推测了日心说体
系,但是,直到尼古拉•哥白尼才提出了第一个日心说宇宙的数学模型。到了17世
纪,伽利略•伽利莱、约翰内斯•开普勒和艾萨克•牛顿拓展了人们对物理学的理
解,人们开始普遍接受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观念,认为地球和其他行星遵循同样的
物理规律。望远镜的发明,使人们发现了更多的行星和卫星。


总结几个要点来看:
1)开普勒定律描述天体公转太阳的轨道。根据开普勒定律,天体沿着各自的椭圆轨
道公转太阳,而太阳位在其中的一个焦点上。(开普勒定律
2)太阳系中最主要的成员是太阳,它是一颗G2主序星,占据了太阳系所有已知质量
的99.86%,太阳,几乎囊括太阳系中所有的物质,大约98%是由氢和氦组成。太阳系
内的天体在太阳引力的约束下运动(目前都是这么认为的吧)。
3)虽然太阳主宰着太阳系的质量,但它只占有2%的角动量。行星,以木星为主,以
它们的质量占有其余绝大部分的角动量,还有距离太阳遥远的彗星,对角动量可能
也有重大的贡献。
4)太阳系组成的其他成分,受到热和光压的影响,成梯度的存在太阳系,越靠近太
阳的是熔点越高的元素,离太阳越远的距离,组成物质的熔点也越低。
5)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被定义为 1天文单位(150,000,000千米),也就是1单位。
作为对比,太阳的半径是0.0047 AU(700,000 km)。因此,太阳的体积只占地球轨
道半径这个球体积的0.00001%(10^-5 %),而地球的体积又大约只是太阳的百万分
一(10^-6)。
6)一些太阳系模型试图传达涉及人类关系的相对尺度。如果,太阳至海王星的距离
是100米的尺度,那么太阳只是一个直径大约3公分的小球(大约高尔夫球直径的三
分之二),所有巨行星的尺度都将小于3毫米,而地球和其他类地行星的直径在这种
规模下会比一只跳蚤(0.3毫米)还要小得多。
银河系的范围:
太阳系位于直径约100,000光年,包含2000亿颗恒星的棒旋星系,银河系内,
太阳的位置在银河系外侧,称为猎户-天鹅臂局部之一的螺旋臂。太阳距离银河中心
约25,000至28,000光年,并且以大约220Km/s的速度在银河系中运动,大约2亿
2500万年至2亿5000万年可以转银河一圈。这个转动周期称为太阳系的银河年。

1个天文单位
地球是太阳系中由内及外的第三颗行星,距离太阳149 597 890.7千米/1天文单位,
其质量约为5.97×1024千克,半径约6,371千米,平均密度5.5 g/cm3,是太阳系行
星中最高的。


大约5个天文单位
木星是距离太阳第五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平均密度1.326 g/cm3;
体积1.4313×10^15 km3;1321.3 Earths;质量1.8981×10^27 kg;317.8 Earths。


大约10个天文单位

土星,为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至太阳距离(由近到远)位于第六、体积则仅次于
木星。平均密度0.687克/cm3,比水低;体积8.2713×10^14 km3;763.59 Earths;
质量5.6846×10^26kg。

太阳系所有的行星都躺得非常靠近黄道。越接近太阳的,它们运行的速度越快。


如果相对论的时空弯曲正确,没有理由表明各行星将保持在黄道面上。

现代认为在拉格朗日点上,太阳和地球的引力之和正好可以保证物体以地球的公转速度绕日,从而与地球保持同步。它们之外,地球引力都不足以保持小天体同步,小天体将在绕日轨道上距离地球越来越远。

引力理论通过其它概念(例如希尔球范围)解释了尽管太阳对月球的引力大于地球对月球引力的2.2倍左右,但月球依然在围绕地球公转,并没有被太阳夺走!而相对论的空间弯曲理论是否能用希尔球范围却是个问题。

列出这么多太阳系的事情,不过是想说明,即使我们的太阳系来看,还真不是相对论
说的那些,相对论说的那些没有什么能经得起太阳系的检验。

 

希尔伯特和庞加莱这二位数学奠基人的反相对论数学观念

https://tieba.baidu.com/p/6998097998?pid=135437830835&cid=0#135437830835

希尔伯特和庞加莱这二位数学奠基人的反相对论数学观念


在一个贴中曾提出物理学在近代走上了歪路:
物理学近代以来的歪路表现在:
https://tieba.baidu.com/p/6990451446?pid=135398202804&red_tag=3232548429#135398202804
这里再次深究物理学在近代走上了歪路的原因。


大卫•希尔伯特(1862年1月23日-1943年2月14日),德国数学家,是19世纪末和
20世纪前期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希尔伯特1862年出生于哥尼斯堡(今俄罗斯
加里宁格勒,以出生地考虑,希尔伯特应该是俄罗斯人。),因发明了大量的思想
观念(例如不变量理论、公理化几何、希尔伯特空间)而被尊为伟大的数学家,后
接替菲利克斯•克莱因将哥廷根大学建设为世界数学中心。

在希尔伯特成名之前,最有影响力的数学家是法国的儒勒•庞加莱。


尼古拉•布尔巴基(20世纪一群法国数学家的笔名)曾经评论:“正像所有其他科学
一样, 数学家的人数和有关数学论著的数目从19世纪末期以来已有极大的增长。在
正常年景, 全世界每年出版的纯粹数学专著可达成千成万页。 ... 甚至那些受到最
广博训练的数学家,也没人能够在数学的广大世界的某些区域中毫无迷失方向之感;
像庞加莱和希尔伯特那样在几乎所有领域都刻上他们天才印记的数学家, 即使在取
得最伟大成就的人当中也是极为罕见的例外情形。”


希尔伯特和庞加莱这二人的数学理念都是反相对论的数学家经典代表人物,特别是
庞加莱,可以说是痛斥相对论者。就相对论方面而言,希尔伯特空间有其特殊的反
相对论意义,以至于相对论需要一个闵可夫斯基时空来解套,这是以后可以从数学
公理上可以探讨的一个话题。


这里要说的是关于希尔伯特的数学理念;或者希尔伯特一生坚持的数学理念是什么?


与布劳威尔的争执:


鲁伊兹•布劳威尔(1881年2月27日-1966年12月2日)是一位荷兰数学家和哲学家。
他是数学直觉主义流派的创始人,也在拓扑学,集合论,测度论和复分析领域有很
多贡献。


希尔伯特和布劳威尔曾就集合论与超限数的研究是否有意义展开激烈争论,争执一
直上升到数学形式化主义和数学直觉主义两派的对立。希尔伯特希望将包括集合论
在内的现代数学公理化,使之更严谨和体系化;布劳威尔则认为集合论有瑕疵以至
于并不实用。希尔伯特的学生赫尔曼•外尔站在对手布劳威尔一边,认为对无穷概
念的过多研究意义不大,甚至是作茧自缚。希尔伯特认为赫尔曼•外尔等人对发展
集合论的观念会削弱数学。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将这场争论称为“蛙鼠之争”。虽然爱因斯坦没有解释到底是
啥意思,但爱因斯坦也说过:“当数学谈及现实时,它不确定,当数学确定时,它
无关现实。” 所以,我想爱因斯坦可能表达的就是希尔伯特和布劳威尔这种争论无
实际意义吧。


不过,我们还是可以注意到希尔伯特对于数学和物理学的观念。1900年,希尔伯特
在巴黎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了题为《数学问题》的演讲,提出了23道最重要的数
学问题,这就是著名的希尔伯特的23个问题。其中一个是关于“建立所有度量空间
使得所有线段为测地线”,希尔伯特对于这个问题的定义过于含糊,似乎被相对论
者以闵可夫斯基时空得到某种程度上的解决方案;其中另一个是“公理化物理”,
但对于物理学能否全盘公理化,有很多人质疑,以至于还没有解决方案。


希尔伯特在1899年发行《几何基础》教材,其中用希尔伯特公理来取代传统欧几里
得提出的公理,其好处是可以避免一些欧几里得公理中的一些弱点。希尔伯特的方
式也表示数学方式开始转移到现代的公理系统。公理不是一些不证自明的事实。几
何学处理“物体”,不过不一定需要针对未定义的概念给予明确的定义。几何学的
元素,如点、直线、平面等可以用桌子、椅子等物体所取代。几何学探讨的是他们
之间的关系。希尔伯特一开始列举了一些未定义的概念:点、直线、面、在……上、
在……之间、二对点(线段)的全等及角的全等。这些公理将欧几里得的平面几何
及立体几何整合成单一的系统。


希尔伯特空间无疑是一个基于欧几里得的平面几何及立体几何整合成单一系统的欧
几里得几何的数学公理化空间,基于逻辑学的原则,可以断言相对论是没有生存之
地的。如此,回到了前面的一个话题:闵可夫斯基时空和相对论。


闵可夫斯基1864年出生于俄国的亚力克索塔斯(今立陶宛的考纳斯),是三兄弟中
最小的。父亲是一个犹太商人。1872年,全家搬到普鲁士的哥尼斯堡(今俄罗斯的
飞地加里宁格勒)定居,与后来成为著名数学家的希尔伯特家仅一河之隔。


1896年闵可夫斯基转到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工作。这期间,青年时期的爱因斯
坦在该校求学,成为闵可夫斯基的学生。闵可夫斯基曾称爱因斯坦为“懒惰的狗”。
不过,闵可夫斯基还是担任了“铲屎官”之职,1907年,闵可夫斯基认识到可以用
非欧空间来描述洛伦兹和爱因斯坦的工作,将过去被认为是独立的时间和空间结合
到一个四维的时空结构中,即闵可夫斯基时空。闵可夫斯基时空为广义相对论的建
立提供了框架。


用爱因斯坦的“当数学谈及现实时,它不确定,当数学确定时,它无关现实。”来看,
问题在于:
1)这么个闵可夫斯基时空的数学公理是什么?
2)如果只考虑物理学,闵可夫斯基时空的物理对应又是什么?--平直的还是弯曲的呢?
希尔伯特和布劳威尔曾就集合论与超限数的研究是否有意义展开激烈争论之时期,一
些数学家渐渐开始放弃了这个领域的严密性。有的人甚至开始走向另一个极端,对
古希腊人对严密性的追求开启了群嘲模式。


因为数学引起大争论,甚至被嘲弄的这个迷茫的时期,这也就成为物理学开始走上
歪路的起点。

然而,尽管对数学传统的质疑接踵而来,人们对数学的严谨和严密的追求从未放弃。
在这个迷茫的时期,也即,在内外交困的情形下,数学思想走到了一个历史性的分
岔路口。一个是形式逻辑(Formal Logic),一个是集合论(Set Theory)。


“Formal”这个词除了一部分有“形式、仪式”的意思,其实更多的,是“严格的、
正规的”。因而,形式逻辑的含义是一套正规的逻辑法则,按照某种严格的语法,
从某个前提推论到某种结论的整个系统。在很多情况下,它是靠符号系统和相应的
逻辑运算法则来完成的。如此一来,人们在寻求数学的严密性这条荆棘之路上,就
有了最锐利的披荆斩棘之剑。


当然,形式逻辑(Formal Logic)至今并非完美无缺,但应该是产生可能性悖论最少
的一个。


当数学中有了形式逻辑(Formal Logic)这把最锐利的披荆斩棘之剑,相对论数学上
就完全处于悖论套悖论之中了,面对这种局面,相对论的解套方式就是避而不谈经
典的形式逻辑(Formal Logic)了,转而自己玩自己的所谓自身自恰--歪路的一种。
当我们把目光投入到数学基础的第二件利器--集合论(是同时代的康托尔发展的),我
们将进一步发现相对论的毛病。


当然,在此之前也先说明一下集合论的不足之处。


如果说符号化的形式逻辑是经历了数代数学家不懈努力的结果,那么集合论则相反,
它是康托尔在没有明显前人基础上的情况下独自建立的。集合,用很不严谨的通俗
语言来说,就是一些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抽象的数学实体的总和。自然数的定义基
于“基数”相等的概念 ━ 一个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对应着另一个集合中的一个
元素,反之另一个集合的每一个元素也对应着这个集合中的一个元素,这就形成了
一一对应。有这种一一对应关系的集合它们的基数就是相等的。由于这种“相等”
的概念,我们在集合论基础上建立自然数就方便了。


事实上,任何一个定义,必须是基于其它已经定义好的概念之上的,而不能用自身
定义自身。那么我们如果究根问底,就会陷入无限递归而无从自拔。所以,我们总
会有一个起点,在这个起点上,一切概念都非定义的,我们只能通过一些判断来叙
述和限制这些未严格定义的概念,使其成为其他一切概念的基础。这种叙述和限制
就是公理。逻辑主义很自然地认为,公理,其实就是一种伪装成判断的原生定义。
它是理论起点,但是并非我们以前认为的、是理论本身的起点,而是理论的逻辑起
点。在弗雷格这里,这个起点就是集合论。

1902年,在弗雷格的著作第二卷即将发表之时,53岁的弗雷格收到了一个30岁年轻人
的来信。这个年轻人,就是罗素;在这封信中,罗素表达了它对弗雷格犹如滔滔江
水连绵不绝般的崇敬,然而,在信中的末尾,看似不起眼的一个小小的“但是”,
却摧毁了弗雷格的一切。弗雷格突然发现,他建立的牢固逻辑基础本身,坐落在一
个松软的沙滩上摇摇欲坠。这里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他大量使用“概念的外延”
来定义集合,也就是说用一个性质来定义一个集合(非限制概括公理);另一个,
是他大量地使用“集合的集合”、“集合的集合的集合”这类嵌套集合。而罗素指
出,这是不能随意使用的。这会必然导致逻辑矛盾,而这个矛盾是后来大名鼎鼎的
“罗素悖论”。


弗雷格消沉了,但是始作俑者罗素却接过了接力棒,继续他的探索。罗素虽然发现
了弗雷格的缺陷,但是他却坚信弗雷格的思想是一条康庄大道:数学,归根结底就
是逻辑。悖论不可怕,只要能想办法解决之,悖论会推动而不是打击数学的发展,
人们终将意识到数学的本质。


其实罗素早在弗雷格还没有完成他的工作之时就已经深受悖论的困扰。为了解决这
些悖论,他仔仔细细地研究了当时的几个著名的代表,最后他认定,这些悖论有一
个基本的根源:它们都是自指的。也就是说,它们自己引用了自己。弗雷格的集合
论中允许用一个性质来定义一个集合,因而它是躲不过这种自指怪圈的,比如说,
“有无穷多个元素的集合”这个性质本身也包含了无穷多个元素,因而它自己必然
要包含它自己。我们形象地把集合当做一个可以“装”某种性质的事物的口袋,那
么我们可以说“可以装下所有苹果的口袋”,这在逻辑上毫无问题。但是,在很多
情况下我们需要把一些口袋打包装起来,这时我们就需要一种能装口袋的口袋。那
么,如果我们要求有一种“可以装下所有口袋的口袋”,就需要它自己装下它自己
了!


罗素把这种“自指”成为“恶性循环”(vicious circle)。要想消除悖论,就必
须躲过恶性循环。他的方案就是“分层”。简言之,苹果是一个层次,口袋是比苹
果高一层的对象,而装口袋的口袋是比单纯的口袋更高一个层面的对象。单纯的口
袋只能装具体的事物,而装口袋的口袋可以装单纯的口袋 ━ 但是不能装“装口袋
的口袋”。只有高一层的才可以装本层的对象。


就像它绕口令般的描述一样,这个方案极其复杂,我也不能深刻理解,它的大意是,
集合是“分层”的:基本的具体对象是最底层,这些对象的集合和对象的性质是第
二层,这些对象的集合的集合、性质的性质是第三层,以此类推。这样一来,诸如
“所有集合的集合”之类就不再包含它自己了:因为它是比“所有集合”更上一层
的概念。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继续使用集合论中那些有效的部分,又避免了悖论的
产生。


但是代价就是理论极尽繁复之能事:我们没涉及一个集合就必须要搞清楚它是“哪
一层”的,进而要一层层向下穷究,原本一两行就可以说明的事情,需要几十页才
行 ━ 而且还不总是可行。据称这套三卷2000页的巨著,知道300多页之后才开始定
义自然数“1”,而直到600多页才开始定义加法!此外,为了解决层层嵌套带来的
麻烦,罗素还引入了一个公理,叫做“还原公理(axiom of reducibility)”,这
个公理的大意是说,一个高层集合的逻辑描述总是可以表示为等效的底层对象的逻
辑描述━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把所有的高层对象全部“拉低”到最底层,从而
省去了大量的层层嵌套带来的逻辑困难。
尽管如此,也即数学的集合论并非完美无缺,但其基本原理去恒量相对论还是足够的:


1)牛顿的时间和空间无限,是一个时间和空间的最高层次的集合,时间和空间有限
的观念在数学集合论看来,就是低层次的了,所以,最高层次的集合不可能被低低
层次的集合包括,也即:相对论不能统一牛顿理论,或相对论不能把牛顿理论当作
其下属分支。
2)正如集合论也还存在“集合的集合的集合”这类嵌套集合,相对论理论体系中本
身的以自己为静止的相互嵌套性同样是理论中的一个大毛病。

 

物理学近代以来的歪路表现在:

https://tieba.baidu.com/p/6990451446?pid=135336300065&cid=0#135336300065

物理学近代以来的歪路
表现在:
1)理论再不需要逻辑
以霍金的“哲学已死”为主调,进入一个不讲哲学和不讲数理逻辑的时代。


2)诺贝尔物理奖可以给靠猜的人
一些物理大茄掌控各种资源,自己搞所谓发现,自己给自己的所谓发现定终身,最
后还自己圈子里给自己颁发诺贝尔物理奖。以美国人的双黑洞“迎合”的引力波为
典型代表。


3)牛顿按物理数学逻辑的理论体系居然被爱因斯坦不按理出牌的相对论推翻了
牛顿按物理数学逻辑的时间无限和空间无限理论体系居然被爱因斯坦的有限理论体
系纳入其局限之中了。


到底说明什么?
到那里去说理?

 

中国相对论者的盲目崇拜搞出个[光速不变原理]!

https://tieba.baidu.com/p/6971901912?pid=135120575318&cid=0#135120575318

中国相对论者的盲目崇拜搞出个[光速不变原理]!
“物理定律在一切参考系中都具有相同的形式,这就是相对性原理。”也是中国相对
论者们的盲目崇拜搞出的变异。


英文都根本就没有“光速不变原理”这种词汇,不知是谁在中文搞出个“光速不变
原理”的中文,完全属于盲目崇拜相对论而搞出的。


说到原理,如果对应的是英文中的principle的话,整个相对论也只有一个等效原理
(德语:Aquivalenzprinzip,英语:equivalence principle);所以,中国相对
论者的盲目崇拜搞出个[光速不变原理]根本就没法回到英文中去,当把中文中的[光
速不变原理]翻译出英文给外国人看时,外国人也是一脸苦笑--中国式英语还是中国
民科呢?!


光速不变并不够资格上升为原理,这主要基于二点:一是因为光速常数值是一个定义
值,常数是常数而不是原理;另外,光速不变是指真空中光速不变,而有介质存在,
光速都变慢,这在相对论上是不能靠补偿或其它方式消除的因素,所以,光速不变
成不了原理。




实际,狭义相对论的中国人搞出的所谓相对论的[相对论性原理]也是没英文对应的;
按英文,狭义相对论中的所谓[相对论性原理]被爱因斯坦称之为“特殊相对性原理”
(Special principle of relativity);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当时的彭加纳等在爱
因斯坦的相对论发表之前已经对[相对论性原理]有了定义,按这之前的[相对论性原
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没法搞下去,所以,爱因斯坦搞出个“特殊相对性原理”(Special
principle of relativity),久而久之,就把[相对论性原理]给顶替了,所以,靠
传言推翻或颠覆原创也是相对论者的本事之一。


对比一下彭加纳的[相对论性原理]和爱因斯坦的“特殊相对性原理”:


The principle of relativity, according to which the laws of physical phenomena
should be the same, whether for an observer fixed, or for an observer carried
along in a uniform movement of translation; so that we have not and could
not have any means of discerning whether or not we are carried along in
such a motion.
-- Henri Poincar□ 1904 (彭加纳1904)


Special principle of relativity: If a system of coordinates K is chosen
so that, in relation to it, physical laws hold good in their simplest form,
the same laws hold good in relation to any other system of coordinates K'
moving in uniform translation relatively to K.
-- Albert Einstein: The Foundation of the 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
(爱因斯坦的“特殊相对性原理”)


简单而言,彭加纳的[相对论性原理]指出:基于物理现象的定律,不管是匀速运动
观察者还是固定观察者的都是相同的,以至于我们没有也不能有任何方式区别我们
是否处于这种运动。


爱因斯坦的“特殊相对性原理”改变为:
如果选择坐标系K,相应地,物理定律保留它们最简单形式,对于任何其它相对K运
动的K'坐标系的相对转换,(物理)定律保持一致。


中国的相对论者们好象比较懂爱因斯坦的“特殊相对性原理”,用一句非常简单的
“物理定律在一切参考系中都具有相同的形式,这就是相对性原理。”给搞定了。


而我个人认为,中国的相对论者们的“物理定律在一切参考系中都具有相同的形式,
这就是相对性原理。”这句话既不同于彭加纳的[相对论性原理]也不同于爱因斯坦
的“特殊相对性原理”。爱因斯坦的“特殊相对性原理”只是说物理定律在坐标变
换时保持不变地变换过去,而没有坐标变换的情况下,物理定律也没有什么一切参
考系了;另外,“物理定律在一切参考系中都具有相同的形式,这就是相对性原理。”
这句话非常矛盾,因为都相同也就没有相对一说了。也所以,中国的相对论者们实
质上都是反相对论的,只不过他们都是没矛没盾的浆糊桶而已。


相对论就二个基本的东西,相对论者们却都很浆糊。

彭加纳的[相对论性原理]说得还有逻辑性,即:不管你做什么物理实验,因为物理定
律相同,并不能靠物理实验和物理定律来判断你是处于相对静止还是匀速运动中。
爱因斯坦的“特殊相对性原理”就有点异想天开了,坐标变换把物理定律也一定照搬
变换过去,这是什么逻辑?

“物理定律在一切参考系中都具有相同的形式,这就是相对性原理。”
====================================================
用这句话很容易就能推翻相对论;用牛顿定律在一个系的计算,拿到另一个系也同样
有效,而且结论必然一致,连变换都是多余的了。

爱因斯坦一方面说“特殊相对性原理”,另一方面又把二个坐标系规定一个处于运动
一个处于静止,即:观察者自己所在的系就是静止,这使观察者所在系成为了绝对
系;于是有了运动系的所谓“时慢”“尺缩”的结论。


爱因斯坦以此混淆了牛顿理论中不论是相对静止或相对运动都是一个惯性系的属性,
牛顿理论中:惯性系物理属性没有不同,其时间和空间属性也没有物理属性不同;
换句话说,没有什么需要变换成“时慢”“尺缩”的物理。


彭加纳和洛伦滋的坚持牛顿理论观,即:无论是处于相对静止还是相对运动的惯性
系都是一样的物理属性,不存在什么谁会有时间的改变或“时慢”。而彭加纳和洛
伦滋的坚持牛顿理论观下的洛伦滋坐标变换,不是时间或时间坐标会变换或可以变
换,而是光速相对其光程有所变化,实质是牛顿理论观的继续。


有人或许会拿“粒子寿命”来说明爱因斯坦的“时慢”“尺缩”;但这是混淆了二点
所致:一是“粒子寿命”的确定是物理学的粒子计数确定的,而不是坐标变换可以
确定的;二是粒子能量的不同与粒子所处惯性系无关联,也即高能粒子就是高能粒
子,而不会因为取一个与高能粒子所处相同的惯性系就把高能粒子变成了低能粒子
而“粒子寿命”相同了。


按相对论者们发现的所谓“上帝粒子”,是否取一个与“上帝粒子”在一起的惯性
系就不是“上帝粒子”了呢?按相对论者如此而言,那还有什么“上帝粒子”,相
对论者们通过实验发现的“上帝粒子”都会是骗人的勾当了。

同行评审 vs. 伯乐识马

https://tieba.baidu.com/p/6968994424?pid=135087078304&cid=0#135087078304

同行评审 vs. 伯乐识马


同行评审(peer review),是一种学术成果审查程序,即一位作者的学术著作或计
划被同一领域的其他专家学者评审。一般学术出版单位主要以同行评审的方法来选
择与筛选所投送的稿件录取与否,而学术研究资金提供机构,也广泛以同行评审的
方式来决定研究是否授予资金、奖金等。


伯乐识马,成语,用来比喻善于发现、识别和任用人才。传说有一次伯乐路过虞阪,
看见一匹骨瘦如柴的老马,拉着一大车盐巴向太行山走去。它吃力地行走着。尾巴
无力地下垂,蹄子全磨破了,浑身汗水淋淋,嘴里流出的口水滴在地面的尘土里。
盐车拉到半山坡,这匹马再也走不动了,赶车的只得让车停下来。伯乐看到这样一
匹千里马竟然屈就在这里拉盐车,感到非常惋惜,就连忙从自己的车子上跳下来,
脱下自己身上穿的麻布衣袍盖在马的身上。这匹马遇到了知音,便低下头,依偎在
伯乐的胸前喘着气。接着,又仰起头来放声嘶鸣,声音洪亮,直冲云天,像金石一
般铿锵有力。


所以,同行评审与伯乐识马可以说是二种不同的发现和推荐机制,只不过,现今而
言,科学界已经只有同行评审,而无伯乐识马了。


看看早期的例子如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毕业找工作,基于学校的审查程序,爱因斯
坦没法在学校找到教书职位,勉强靠关系找了个专利局的工作;爱因斯坦在发表他
的最初的论文时,如果当时有同行评审(peer review)这种审查程序,估计也是退
稿处理;即使爱因斯坦相对论发表了一段时间,同样遭到许多同行的反对,当时的
科学家联名信反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一个典型同行反对。爱因斯坦个人的成功,
还是得靠普朗特的提携,也可以说还是伯乐识马机制所致。


再看看现今的例子,在2015年9月14日测量到在距离地球13亿光年处的两个黑洞合并
所发射出的引力波信号(GW150914)。黑洞至今都没有得诺贝尔奖,为什么黑洞的所
谓引力波却要得诺贝尔奖呢,利益上看,黑洞利益只关系到霍金一个人,而引力波
牵涉到整个业界,上千同行人的饭碗绑在引力波上。所以,从物理上以发奖的方式
或标准来看,霍金一个人的黑洞死在同行评审的机制上,另一大帮同行业界的发现
了二个黑洞的还融合放出了引力波的这一系列天方夜谭的却被同行评审机制搞得风
起云涌。这种所谓发现,依托和捆绑的是整个业界同行的共同利益,其实就是自己
发现,自己评审,自己给自己发奖。


整个物理界,就是伯乐已死,同行利益优先,黑洞利益和利益黑洞--不透光。

副教的相对论奇葩逻辑:没矛没盾故事新编。

https://tieba.baidu.com/p/6950917063?pid=134900764038&cid=0#134900764038

csq567a: 回复 incinc :没错啊,我早就说过我这学校国内排名400往后,当然是升级过来的。我说的是【有专科生的估计是国内从专科学校向大学过渡的那类吧。】 你这句话不对,有问题吗?你这奇葩脑子在想啥呢?

 

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光速不变是物理学的本质吗?

https://tieba.baidu.com/p/6935641970?pid=134727925077&cid=0#134727925077

光速不变是物理学的本质吗?


本质应该就是我们所说的真理。
所以,物理学的本质是否有定义或标准呢?


物理学的依托是实验。
所以,以物理学的依托作为物理学的本质才是正道。


相对论的依托是什么?
例如,相对论的所谓“光速不变”是一个物理学的本质吗?


只有基于光速不变是物理学的本质的肯定答复,才有可能说相对论有了点基础。
只有基于相对论能真正设计一款不带自相矛盾的物理学实验,才有可能说相对论有
了点物理学实验这一要素。

光速常数是一个定义值,定义值是否就是物理的本质估计应该是个问号。

 

一个正确的物理观--“物理只涉及我们怎样描述大自然。”

https://tieba.baidu.com/p/6924919638?pid=134602260780&cid=0#134602260780

爱因斯坦和尼尔斯•玻尔都是旧量子论的奠基人。他们之间关于量子力学发生了一系
列著名的争论。
20世纪20年代的量子力学革命在爱因斯坦和玻尔的研究方向上展开了,而革命后爱因
斯坦和玻尔的争论也是关于如何理解这些改变。
爱因斯坦不赞同量子力学的统计性质,他表示,“我仍旧相信我们能够给出一个实
在模型来直接描述事件本身,而不是它们发生的概率。”
玻尔声明,“没有量子世界,只有抽象量子力学描述。我们不应该以为物理学的工
作是发现大自然的本质。物理只涉及我们怎样描述大自然。”
他们之间的辩论在科学哲学里意义非凡,因此被载入史册。
当一些维相者被吊打得承认惯性系都不存在了,就知道相对论到底有多傻了。

七十岁生日时的心情-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1949年3月28日给M.索罗文的信


你的热情的来信是我非常感动,同在这个不幸时刻(七十岁)我所收到的无数其他
的来信相对比,你的信完全不同。你一定想像我在此时此刻一定以满意的心情来回
顾我一生的成就。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却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我感到在我的工
作中没有任何一个概念会很牢靠地站得住的,我也不能肯定我所走的道路一般是正
确的。当代人把我看成是一个邪教徒而同时又是一个反动派,活得太长了,而真正
的爱因斯坦早已死了。所有这些都只是短见而已,但是确实有一种不满足的心情发
自我自己的内心,这种心情是很自然的,只要一个人是诚实的,是有批判精神的;
幽默感和谦虚经常使我们保持一种平衡,即使受到外界的影响也是如此。

==========================================================
“我感到在我的工作中没有任何一个概念会很牢靠地站得住的,我也不能肯定我所走
的道路一般是正确的。”--今天来看,爱因斯坦确实把这句话说对了。

 

苍蝇飞行轨迹的诡异与自来水龙头滴水之间的数学物理意义

https://tieba.baidu.com/p/6918336107?pid=134529844390&cid=0#134529844390

苍蝇飞行轨迹的诡异与自来水龙头滴水之间的数学

苍蝇飞行轨迹的诡异与自来水龙头滴水之间,看似无关,但却有共性。

苍蝇这样乱飞,实际上应用了一种强大的数学原理,这个原理让它们的飞行轨迹难
以捉摸,从而避免被打中。而这种数学原理,就叫做莱维飞行(Levy flight)。莱
维飞行的路线图是这样的:

一些微小的粒子会有布朗运动。虽然布朗运动也属于随机游走,不过,莱维飞行和
布朗运动不同。布朗运动有个特点,那就是每步的步长集中在一个区域内,画成图
就是钟形曲线──典型的概率论中的正态分布:

莱维飞行就不是这样了。莱维飞行图中,每步行走的距离就符合幂定律。也就是说,运
动中大多数的步子很短,但有少部分步子很长。莱维飞行的步长是幂函数:

这一点对于需要在未知领域打野的生物来说至关重要。果不其然,发现莱维飞行的
法国数学家、大佬本华•曼德博(Benoit B. Mandelbrot)的导师保罗•皮埃尔•
莱维(Paul Pierre Levy)最早发现,生命的许多随机运动都属于莱维飞行,而不
是分子那样的布朗运动。


举个例子,鲨鱼等海洋掠食者在知道附近有食物的情况下,采用的是布朗运动,因
为布朗运动有助于“光盘”──打开和清空一小片区域内的隐藏食物。但是当食物
不足,需要开拓新地盘时,海洋掠食者就会放弃布朗运动,转而采取莱维飞行的策
略。不仅如此,土壤中的变形虫、浮游生物、白蚁、熊蜂、大型陆地食草动物、鸟
类、灵长动物、原住民在觅食时的路线也有类似的规律,莱维飞行似乎是生物在资
源稀缺的环境中生存的共同法则。


实际上,对于浪迹天涯的动物来说,找到下一顿饭靠的不仅靠运气,还要靠高等数
学。在对猎物的分布情况几乎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莱维飞行的效率远超布朗运动,
这或许就是它们在碰运气的时候都会转入莱维飞行模式的原因。


不仅是野生动物,许多自然现象都有莱维飞行的特征。比如,自来水龙头滴水时,
两滴水滴之间的时差属于莱维飞行;健康心脏两次跳动的间隙,甚至连股票市场的
走势都是莱维飞行。

莱维飞行甚至被用于研究流行病的爆发。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的物理学家Dirk Brockmann
和同事在研究传染病的时候,他们猜测性地认为传染病的传播路线符合莱维飞行的
特征,并把他们的研究发表在了2006年的 Nature 上。


Brockmann 的这个发现和当时的主流流行病学理论相悖(主流流行病学理论认为,
所有人的感染概率是相同的),但是莱维飞行却能比传统理论更好地预测疾病(比
如SARS)的传播,因此现在许多流行病模型都在应用莱维飞行。


股票价格以及股指之间的莱维飞行关系也正在研究之中。当然,别以为人类行为能逃
脱莱维飞行的支配,例如,人类在旅游和购物时的轨迹也属于莱维飞行;捡钱或许
靠布朗运动,撒币却是做莱维飞行。


或许大家还记得反相吧曾经讨论过的粒子衰减--一个和莱维飞行步长相似的幂函数,
其中的意义应该很有意思。我在想:莱维飞行--其物理意义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物理学的时间假设(属性)是均匀流逝,而自然界有什么可以满足这种均匀流逝的呢?


原子钟是基于跃迁频率,而频率本质上与水滴频率也没啥区别。
即使发展出最精确的时钟,也不是时间。


理想的标准钟,其实就是理论上的时钟,是一个基于物理学的时间假设(属性)均匀流
逝情形下的时钟,这种时钟是不会改变的;如果要改变,也只有先去改变时间前提
假设。


相对论者把时钟和时间概念混淆了。

玻尔声明:
“我们不应该以为物理学的工作是发现大自然的本质。物理只涉及我们怎样描述大自然。”

一个副教的不断地翻跟头--滚--的本事!大家回归正常吧!

https://tieba.baidu.com/p/6907972227?pid=134409000375&cid=0#134409000375

下面这些就是要引以为戒:


和他谈惯性系,他扯所谓“转动系任何两点都在相互转动”。

和他谈相对论,他扯所谓“从一开始我就说的很明白,爱因斯坦怎么说,不重要。
重要的是教科书怎么说。”

和他谈书本吧,他啥都不说,就开始不断反复反问别人的模式。

建议他看论文,他说他有他的三角形相对论,别人反对他的三角形相对论,他就说
是别人不懂。

和他谈相对论中的什么叫同一个惯性系,他声称“老爱死了几十年了,还把他的话
当圣旨才是有病的傻子。”

给他书本定义,他扯所谓“严格说,地球上牛顿定律确实不成立。”

给他转动系--地球--上的人用牛顿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和实际应用,他说“我说的是
在转动系里牛顿定律不成立。不是不能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

和他说刚体的转动轴,和他说正常人都正常站在转动的地球上,不会有屁股和脑袋
在相对转动,他说“我说的很明白,转动轴可以在刚体任何位置。” --而按他的说
法让他把转动轴放在他的肚脐上,所以,大家可以看看他八诫在原地不断地翻跟头
--滚--的本事!

还有不少,。。。。。


所以,要引以为戒,回归正常研究和思维,不做无缘无故的浪费了。

相对论者奇扒思路无处不在---关于系的实际认知能力

https://tieba.baidu.com/p/6882663466?pid=134107751797&cid=0#134107751797

相对论者奇扒思路无处不在---关于系的实际认知能力


1)一个与地面相对静止的原子钟(属于同一个系)走时频率变快(广义相对论的);
2)一个与地面相对静止的原子钟(属于同一个系)走时频率不能变;


这种属于同一个系的二种说法是否有点奇扒?!
当然,相对论者又可以说什么相对论者奇扒思路无处不在---关于系的实际认知能力之类。



3)只不过在卫星系到底惯性系还是非惯性系呢?
相对论者:
可以有惯性系的所谓相对论效用,
又可以有非惯性系的所谓相对论效用,
还可以合起来的综合的相对论效用。


问题:
可以按相对论需要随便取舍?又或有一个相对论能统一物理学的惯性系和非惯性系?


相对论者奇扒思路和认知无处不在!

1)很早就建议你先去读<<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可你就是要坚持你的三角形相对论;2)说惯性系的时候,你又提“转动系任何两点都在相互转动”,但书本上说是刚体的转动是可以个转动惯性系,二点间是固定(刚体),你不妨展示一下你的屁股点和你脑袋点如何“相互转动”?

 

看看爱因斯坦如何让光速矢量合成的?

https://tieba.baidu.com/p/6871999871?pid=133987404616&cid=0#133987404616

看看爱因斯坦如何让光速矢量合成的?


转动的参考系拖拽(冷泽-提尔苓效应):广义相对论和引力磁学等有关替代理论都
预言处于转动的大质量物体周围会产生参考系的拖拽。根据冷泽-提尔苓效应,一个
处于远处的观察者将看到围绕中心物体转动的参考系内的时钟走得最快;这也说明
在观察者看来,与物体转动速度方向相同的光将比与转动速度方向相反的光走得更
快。冷泽-提尔苓效应是最著名的广义相对论效应之一,这要部分归功于引力探测器
B的实验观测。


直线的参考系拖拽:类似于转动产生的参考系拖拽,移动也会产生类似的效应。尽
管这种效应是否和转动的效应一样在理论上成立有着争议,但实验验证的高度困难
导致其相关讨论比转动效应少得多,也常常在讨论参考系拖拽的文章中被忽略,不
过爱因斯坦在其1921年的著作《相对论的意义》中叙述了这种效应。所以,直线的
参考系(狭义相对论)中,与物体运动速度方向相同的光将比与运动速度方向相反的
光走得更快。

在观察者看来,与物体转动速度方向相同的光将比与转动速度方向相反的光走得更快。
================================================================
这是相对论者的论述,到底会快,会慢,还是不变呢?
相对论的小辈们能给个答复吗?

 

有吧友贴出某副教授的相对论应用事实,不妨看看副教授这类水平

https://tieba.baidu.com/p/6871976846?pid=133986902124&cid=0#133986902124

有吧友贴出某副教授的相对论应用事实,不妨看看副教授这类水平?


“相对论效应改变时钟频率
https://tieba.baidu.com/p/6866212116 


1) 某副教授的相对论应用: “原理:时间膨胀。钟的频率与其运动速度有关。”
--典型的纸上谈兵!
即使假设相 对论的“时间膨胀”理论正确,这也不等于表现出来的就可以搬到“钟的频率”上。
相对论的理论前提是二个相同的标准钟--钟的频率不能变的情况下说相互看起来会变!
可见,“钟的频率”变,只证明相对论理论错了。


2) 某副教授的相对论应用:“原理:钟的频率与其所处的重力有关”
--这类计算有实际的纠正误差吗?例如,你的体重也与重力有关,计算的只是换算问题,你会认为你体重产生了误差吗?这才是你不能回避的问题!


3)有人于是说:“我的截图说的明明白白,卫星导航用相对论矫正时间,连公式都给你列出来了,你怎么还嘴硬?”
--所谓“摆在眼前的事实”的真相是什么?不就是人写了个公式吗,这至于是相对论被你这么事实上用于实际了吗?!就好象有人说写个E=mcc就造原子弹的论调一样啊!


相对论效应可以改变时钟频率吗?回答一下!
陀螺效应可以被改变吗?对照着回答一下!
回答完了,就应该知道引用的资料是一种个人瞎掰,是一种瞎掰事实!而不是正常人说的事实!

也有吧友贴出(迄今为止对广义相对论最精确的实验验证)
引力探测器B,引力探测器B(英语:Gravity Probe B,简称GP-B)
https://tieba.baidu.com/p/6868644659




不妨看看究竟公认的结论又怎么样:


纵观引力探测器B的研发历史,评论者普遍认为这项计划本身具有争议,而且技术上
非常具有挑战性,但又都谨慎地认为这项计划应该继续下去。一个看似简单的原因
是,NASA已经在这个项目上花费了太多的钱。按照NASA空间科学部门主席艾德•维
勒(Ed Weiler)(他本人曾多次试图取消这一计划)的说法,他如今若要取消一项
计划,“宁可是在已经花费了四百万美元的时候而不是在四亿美元的时候”。而阻
止这项计划继续烧钱的唯一理智的办法就是让这项计划快些完成。不管怎样,虽然
引力探测器B的主要任务仅仅是测试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但由于爱因斯坦理论对当
代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在探索更广阔的未知领域之前首先确保理论基础的正确
性也无可厚非[5]。随着2004年的正式升空,引力探测器B历经曲折的四十余年的研
发,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在NASA资助下由大学开发研制并投入实际运作的人造卫星。


这任务的费用总共为$7.5亿元.


2008年8月29日,引力探测器B科学顾问委员会第18次会议(简称SAC-18)在斯坦福大
学举行,会上报告了当前的进展。其后SAC-18在向NASA的报告中称:
“在SAC-18上发布的报告确实不同寻常,在此我们要嘉奖引力探测器B的科学团队所
取得的成果。他们所做出的努力是英雄式的,这个实验曾经处于一个看上去似乎潜
在失败的状态,而现在科学顾问委员会已经相信他们能够获得对相对论的可靠验证,
即使其精确性无法达到最初的目标。科学顾问委员会主席的观点认为,这项拯救无
疑可以和修正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光学缺陷的任务相提并论,区别在于这里的资金花
费只是那项任务的一个零头。”

2010年12月8日:引力探测器B被除役,它仍旧移动在它的642 km (400 mi) 极轨道。
=============================================================
所以,这个实验实际没有达成目的;引力探测器B被除役表明不想再为这种没有用的
仪器烧钱而已。

学会看潜台词吧:
把相对论幻想得很美妙,实际得不到这种美妙,只证明相对论美妙幻想。




这个烧钱项目和[美国双黑洞引力波探测发现的概率只有2.5%-- https://tieba.baidu.com/p/6847746050 ]一样,只不过“双黑洞引力波探测”借助一锤子买卖的别人无法再检验之机会,把一个“噪音”当“双黑洞引力波”而已。这个实验不敢公布验证了相对论在于今后可以再重复。



原子钟频率改变可以是重力因素引起,但这种重力因素引起的频率改变根本就不是相
对论的时空改变,所以,相对论者要么不懂,要么乱扯。
因此,我们也可以知道相对论用于GPS属于扯蛋,一个设计得如此精美的检验相对论的卫星实验,检不出相对论效应,而GPS卫星就能体验出相对论效用并能应用相对论效用,可见许多人怎么喜欢扯相对论的蛋了。

“引力探测器B正在对另一种引力磁学的效应即希夫进动进行实验观测,并期望达到
1%或更好的误差。然而目前来看这个目标还是个奢望,2007年4月的最初结果表明现
在能达到的误差范围在256-128%之间[53],并期望在2007年12月时能够缩小至13%[54]。
2005年物理学家艾奥里奥(Iorio)指出[55],如要在地球引力场中观测冷泽-提尔
苓效应达到1%的误差水平,还需要发射至少两个新的卫星,并且最好能够采用偏心
率很高的轨道以及一些能够抵消非引力微扰的动态机制。最近,意大利航天局(ASI)
宣布将于2008年底使用VEGA运载火箭发射LARES卫星[1],其目标是将地球引力场中
冷泽-提尔苓效应的测量达到1%的误差精度,但有人对这一计划能否成功表示怀疑[56][57]。
近来还有墨菲等人报告了一个通过月球激光测距对引力磁性的间接观测实验,并声
称其误差小于0.1%[58];但物理学家科佩金(Kopeikin)对月球激光测距技术能否
感应到引力磁性的存在表示疑问[59]。”

 

【原创】为什么说GPS是否定狭义相对论的人类实验?

1)按相对论固有时(原时)和协调时的概念,固有时是不能二系对准或可以调的,
因为这涉及到爱因斯坦关于同时的定义,如果二个系可以校正固有时,那等于爱因
斯坦关于同时的定义不成立或被否定了。而协调时是一种换算关系,因此,协调时
也是一种不可调整的效应。


2)相对论者都声称GPS需要按狭义相对论调时,如果真是如此,等于否定了狭
义相对论,调时的本质在狭义相对论中就等于调光速,显然,可以调光速就等于狭
义相对论不成立了。


3)本质上这些根本就不是相对论,而是时钟技术方面和地球控制管理方面的问题,
时钟上的技术改进已经证明精确度得到了提高,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又等于
检验了并没有什么狭义相对论的效应。也等于否定了狭义相对论。

北斗原子钟排除相对论调时钟频率的实际实现证明无需相对论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北斗导航系统的最后一颗(第

55颗)卫星进入位置,北斗全球卫星定位网络全面完成。定位靠欧几里得几何,时
间靠瞬间同步,无需相对论。


作为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的三项关键技术之一,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研制的被动型星
载氢原子钟,1千万年才误差一秒,日前获得2019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根据量子力学原理,原子具有不连续的能量数值,当原子从一个能级跃迁至另一个
能级时,其吸收或释放的电磁波频率是固定的,原子钟就是利用原子跃迁产生固定
频率的电磁波进行计时的工具。GPS、格洛纳斯、北斗和伽利略等四大全球导航系统
的卫星均配置了高性能原子钟,包括铷钟、铯钟和氢钟。其中,氢钟同时具备频率
稳定性好和漂移率小的特点,对导航信号精度的提升非常有益。“氢钟数百万年甚
至1千万年才有1秒误差。”--北斗三号卫星星载氢钟项目负责人、上海天文台帅
涛研究员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在北斗三号全球系统建设中,上海天文台
已研制完成多台组网卫星星载氢钟,长期预报精度高出星载铷钟一个量级以上,大
幅度提升了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时间基准精度。原子钟是北斗导航卫星的“心脏”,
直接决定了导航定位精度。若卫星存在十亿分之一秒(1纳秒)的时间误差,则会产
生0.3米的测距误差。氢钟在太空下的工作环境存在一定的温度波动,而电路参数对
温度较为敏感。为实现氢钟的长期稳定性,上海天文台研究人员首创了氢钟时分双
频调制技术,有效降低了氢钟输出频率对纠偏信号幅相变化的敏感性,使得温度系
数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果氢钟在空中突然发生故障怎么办?“不用担心,卫
星配置了时频生成与保持系统,可以实现主用原子钟和备用原子钟之间无缝切换,
切换前后卫星时间变化小于20皮秒(1皮秒等于一万亿分之一秒),对应的用户测距
误差小于1厘米。”帅涛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这就意味着,如果开车时卫
星切换了星上原子钟,用户完全察觉不到导航定位信号发生了改变。未来,除了用
于导航卫星,氢钟还将用于空间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等科学实验。


综上所述,
1)北斗氢钟比美国铷钟精度高,北斗导航定位精度也相应高于美国GPS的,说明导航定位精度直接决定于原子钟精度,美国GPS即使靠相对论调也是调不出来的。
2)“氢钟还将用于空间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等科学实验”--说明钟的精度还是最重要的因素。
3)卫星上主用原子钟和备用原子钟之间切换的时间变化小于20皮秒,对应的用户测距误差小于1厘米。证明误差与时间变化有关,属于物理性的时间误差是可以实际证明的。
4)相对论者声称相对论的每天38.6微秒导致11.4km的误差;如果20皮秒导致1厘米误差作为对照标准,那么,相对论的38.6微秒导致的误差是19.3km;或者,11.4km的误差需要的时间差是22.8微秒。


所以,至少实验数据可以证明相对论者的每天38.6微秒导致11.4km的误差属于纸上谈兵。
物理思考题:假设对天开一枪,子弹保持直线出膛,到顶点折反直线下落,
是否可掉回(落)进枪口?


http://tieba.baidu.com/p/6859406992
================================
还有许多回复,没了,度娘都不同意恢复。

 

<<Aspect试验严重挑战相对论>>一文居然有270万的搜索量

<<Aspect试验严重挑战相对论>>一文居然有270万的搜索量


偶然发现:<<Aspect试验严重挑战相对论>>一文居然有270万的搜索量。
也不知道怎么进入到百度文库中去了,宣传反相,倒是挺好。


从这一个简单的还是仅仅限于百度的搜索来看,关注反相对论的人数变不少。

 

宇宙二个黑洞合并的婚礼“喜事”,能有几次吃到“喜糖”

黑暗深邃的太空,两个黑色的黑洞(经过详细分析数据,学者估算,所涉及到的两个黑洞,其质量皆大于25个太阳质量)偶然纠缠在一起,它们以恋人之姿相互绕转,试探、试探,越绕越近、越缠越紧──紧绷的气氛到最后一刹合二为一,并合成同样黑色的新黑洞。这场宇宙级的看不见“喜事”,却轰动整个宇宙的时空,撒向宇宙是一场宇宙引力波交响曲──或送“喜糖”的方式是形成一阵阵引力波的“喜糖”涟漪向外扩散(“喜糖”等价于约3倍太阳质量的能量在不到1秒的时间内以引力波的形式释出),直到上亿光年之外的地球。


这一天,是地球上的2019年5月21日,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和室女座引力波天文台(Virgo)观测到一起双黑洞并合引力波事件(迟到的“喜糖”事件)。


科学们深信他们第一次吃到了“喜糖”──编号S190521g──此次探测到的引力波所造成的时空变化相对于LIGO探器的一个干涉臂而言,相当于头发丝的宽度之于地球与太阳外最近恒星的距离在可探测信号持续的0.2秒内被科学家“吃到”。


这就完了?不,还没,科学家想吃“喜糖”的愿望是明摆着的。

在电影《星际穿越》里,我们见识过卡冈图雅的世界:一整个行星系统,不是围绕太阳这样的恒星,而是围着一个大约1亿倍太阳质量的超大黑洞旋转。
而今现实中,科学们脑洞大开,认为在卡冈图雅系统中,一个炽热的吸积盘围绕着中心超大质量黑洞高速旋转着──虽然科学们还只认为它的尺度似乎局限在最内侧的行星以内。
脑洞大开的科学们把他们的眼光聚集在“吸积盘”──黑洞周边的物质盘上,不只是“尘埃盘”这么简单。在争先恐后掉落向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过程中,“吸积盘”上的物质相互之间剧烈摩擦,可以达到极高的温度。这一过程的产能效率,甚至比核聚变还高出几十倍──最多可以把折合盘上物质四成多的质量转化成辐射释放出来,堪称宇宙中最强的垃圾燃烧发电(光)厂。
进一步,“吸积盘”──中心超大质量黑洞周边的物质盘,如果看成是“尘埃盘”,而“尘埃盘”中有远比中心超大质量黑洞微小的恒星级黑洞──质量一般只有太阳的几十到上百倍。中心超大质量黑洞能把所有由这类恒星级黑洞组成的“行星”和“卫星”全都“淹没”吗?也就是这些恒星级黑洞也肯定“黑”吗?

脑洞大开的科学们是这么看的:
在那两个黑洞并合的一刹那,由于二者质量悬殊,引力波发射并不均衡。偏向一侧的引力波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力,让刚刚并合形成的新黑洞获得巨大的动能──它像一颗子弹,射了出去。话说也是,喜事中的新黑洞那有不高兴蹦跳的呢,难道只容许科学家们的“金榜提名洞中花月”的意境?!
这颗新黑洞子弹,在吸积盘的炽热海洋中高歌猛进,所到之处,拉出一条由激波扩散形成的尾迹。如果把吸积盘比作海洋,那颗新黑洞子弹就像一只冲出海面、在十几米高空中“飞翔”的虎鲸,而激波扩散形成的尾迹就是“飞”出海洋面的虎鲸把“水体”高速撕开时拉出的“水体”波,比“海洋”本身更加炽热,可发出明亮的光。只不过稠密的吸积盘“海洋”,却不允许这光子轻易逃逸出来。每一颗光子,都需要在跟“海水”碰撞摩擦几十天之后,才能钻出洋面。然后,它们同样飞向了广袤的太空──其中有那么些个光子,飞向了银河系,飞向太阳,飞向了地球。

脑洞大开的科学们通过认真的继续探秘新黑洞的“私事”,就在观测到那起双黑洞并合引力波事件的35天之后,兹维基瞬变现象监测仪(Zwicky Transient Facility,位于美国加州理工光学天文台)在引力波可能源起的方向上,发现一个类星体突然增亮,持续了40天,然后才再度暗淡下去。
类星体,正是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因为吞噬大量物质、吸积盘发光发热而形成的宇宙中最明亮的一类天体。那些天文学家脑洞大开,提出如此科幻的一个场景,把类星体的异常增亮跟双黑洞并合联系在了一起,由于稠密吸积盘的迟滞,我们接收到光子比接收到引力波迟了35天;又由于黑洞射穿吸积盘,飞出了吸积盘表面,于是激波导致的增亮没过多久便又消失了。
发表这篇论文的天文学家认为,他们已经排除了类星体正常光变、超新星、微引力透镜事件等其他原因的可能,双黑洞并合踹飞黑洞是目前可能性最大的解释。是的,科学家们就是这么认为他们吃到了二个黑洞的同一次合并“婚礼”的第二次“喜糖”。


这就完了?不,还没,科学家想吃吃第三次“喜糖”的愿望仍然是明摆着的。


飞翔在空中的虎鲸,总有掉回洋面的一刻;飞翔在吸积盘上空的黑洞,也会有重新落入“汪洋”之时──按照那些天文学家的推算,倒是等不了太久,大约也就几年而已。现在天文学家已经锁定目标,加强监测,就等着捕捉黑洞“入水”再次激起的璀璨浪花了。对第三次“喜糖”的口水已经流出来了。。。。。。

与这些玩法的科学家们相比,重要的已经不是脑力动,而是脑黑洞,只要他们手中的探测“玩具”保持着更新换代,就会没完没了地玩下去。。。。。。


玩出什么花样,是养活他们生存的生意本经。

 

『美国早期高考数学题』一贴太乱,现重新整理和解答。

https://tieba.baidu.com/p/6760002957?pid=132919321369&cid=0#132919321369

1)『美国早期高考数学题』一贴太乱,现重新整理和解答。

2)硬币悖论:
如果是用两个半径一模一样的圆来玩的话,我们发现,其中一个绕另一个公转了半圈的时候,实际上它已经自转了360度了。如果绕另一个圆公转一整周,那么它自转了720度,也就是2圈。
硬币悖论的本质,在于公转的圆的每一个点画出的路径并不是圆形,而是腰子的形状——肾形线。

3)在《论力学》(Mechanica)这本书中,问题很多的亚里士多德给大家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一个半径为 R 轮子在地上滚一周,在没有发生滑动摩擦的情况下,轮子上每一个点行走的距离都是 2πR 对吧?


这个轮子可以看作是很多小轮子一个一个套娃套出来的。小轮子相对大轮子也没有发生滑动摩擦,大轮子滚一周,小轮子也滚一周。可是,小轮子的半径 r 明明比大轮子小啊,为什么小轮子上任意一点的行走距离也是 2πR 呢?
这个悖论也被称为亚里士多德圆桶悖论(Aristotle's wheel paradox)。两千年来,这道题成了众多世界驰名理科生的送命题。

实际上,和直觉不一样,大圆上的每一个点行走的路径长度并不是2πR,而是大于2πR,画出来是这样的线条:

4)亚里士多德的这个悖论还可以得出集合论中的一个推论:

在不考虑物理参考系的情况下,直白的语文和数学理解题意的话,英文roll是滚动的
意思,而revolve是转动(转,旋,绕)的意思,所以,都可以这么说,小圆以滚动
的方式围绕大圆运动一圈以后,小圆共转动了几次?或者就是问:小圆滚了几个滚?


放弃一切成见,用点运动的轨迹去算,算出来就是结论。整个小圆最后复位,用小
圆的圆心算是最简单有效的:
小圆半径为r;则小圆的圆心到大圆的圆心为4r;小圆的圆心转动路径就是外边圆周
长,即:2pai(4r);而小圆滚一个滚的圆周长是2pai(r);所以,2pai(4r)/2pai(r)=4,
即小圆滚4个滚完成围绕大圆运动一圈。

美国早期高考的一道数学题,你做得对嘛?

https://tieba.baidu.com/p/6751019015?pid=132830809178&cid=0#132830809178

 

关于反相吧学术讨论规范原则(讨论稿)

https://tieba.baidu.com/p/6687573994?pid=132241692211&cid=0#132241692211

关于反相吧学术讨论规范原则(讨论稿)


鉴于贴吧扯皮开撕现象的泛滥,特制定反相吧学术讨论规范原则如下:
1。讨论问题或学术观点,请发贴者事先明确讨论的主题。例如,用几个主要或关
键词形成有关主题。如果需要,还可以进一步规范主题的逻辑前提或条件,免得歪
楼跑题。
2。讨论中,对于提出的是否类问题,应该做到明确回答对方的是否,不得靠反问
或修改逻辑前提和条件来逃避回复。对于其它任何非是否类问题,如果不同意或不
认同,需要说明理由。
3。讨论一个问题或主题,最终的答复应该做到:
(1)不能有观点上的相互矛盾。如果一方指出了矛盾,但另一方不承认有矛盾或
不能解释对方提出的矛盾,按学术讨论失败者论处。
(2)靠发贴权力删除对方观点或证据的行为,属于贴吧耍无赖的行为,按学术讨
论失败者论处。删除骂人的内容除外,即使包括观点或证据在内的任何有骂人,包
括污蔑人和贬低人的言论都可以删除。
(3)学术讨论的观点准则以逻辑为主。改变了逻辑前提的,同样条件或情形下,
能举出反例或实验的可以按逻辑上有不自洽(矛盾)论处。


可以有矛盾,也可以犯错误,但得勇于承认有矛盾的地方或犯错的地方,如果反复
多次都靠意念和嘴巴硬扛,属于贴吧耍无赖者,反相吧不欢迎这类人士。


学术讨论规范原则以精简为主,搞多了不容易操作,如果大家没有意见,反相吧各
位管理者都可以按规范原则从现在开始管理,但以前(过去)的贴子作为历史保留,
不可对过去的贴子进行修改或处理。


非学术类的贴子按百度规则办。

(3)学术讨论的观点准则以逻辑为主。改变了逻辑前提的,同样条件或情形下,
能举出反例或实验的可以按逻辑上有不自洽(矛盾)论处。
====================================================
修改:(3)学术讨论的观点准则以逻辑为主。同样条件或情形下,能举出反例或实验的可以按逻辑上有不自洽(矛盾)论处。

 

来这砸馆的,给你一道门,请先过一下!

https://tieba.baidu.com/p/6538874172?pid=130569918004&cid=0#130569918004

来这砸馆的,给你一道门,请先过一下!


现给他二个“秒杀”题,由任选一个玩玩。


只是大家玩玩而已,希望讲清楚道理,以理服人,讲理的依据就是书本知识,实事求是和逻辑演绎。

事先声明一下,这里是反相吧,务请遵守本吧吧规,任何让吧友感到不适宜的言论会删,屡禁不止的会封。


一:根据二个如下式子,试求质量M 的极限值约为多少?

---------------------------------(1)


------------------------------------------- (2)
 
 
其中G 是万有引力常数,M 是某星质量, R 是其半径。m 是电子的质量, N 是单位质量内的电子数。h 是个普适常数(恒量)。
 
==================================================================
二:简单的可以秒杀的方程判断题,必须具体作答复:
1)伽变“x'=x-ut”和洛变“x'=r(x-ut)”是物理性质的方程还是数学性质的方程?
2)伽变和洛变中的“t”是时刻概念还是时间概念?
3)对伽变和洛变进行变化一下后的“x/t”项有没有意义?
4)爱因斯坦说的“x=ct”和“x'=ct'”中的“t”和“t'”是时刻概念还是时间概念?

 

对着电磁学就用牛3的,一帮虾扯蛋维相大虾。

https://tieba.baidu.com/p/6649120234?pid=131840824105&cid=0#131846352548l

对着电磁学就用牛3的,而且还理所当然电磁学牛3的,
基本是连牛顿力学和电磁学有什么不同都没有搞明白的,
这帮人还号称自己是懂相对论的维相大虾,一帮虾扯蛋。.......

 

大家愿意打造一份民间预印科技版吗?

https://tieba.baidu.com/p/6608211417?pid=131396776857&cid=0#131396776857

十多年来,感觉需要结合市场规律才能发展或开创一份民间有一定影响的预印科技版。
毕竟,得有专业人士和专人管理去做事情,事情才能往成功的方面发展。


现代流行趋势是向便于快速发表,便于引用和便于交流,而预印版本有这种优势。
当然,预印版本的本身发展也需要继续改进,而不是固定不变的模式。


需要考量的就是按流行发展趋势,打造一份民间预印科技版。
其中的一个目的就是不受制于所谓主流的文章发表,但有规范化和影响实力。
这个需要看大家的积极性,成立的将是具有实体性质的公司。
而预印科技版如何运作,如何开拓市场,如何得以发展,则将由董事会决定。

 

这csq567a又出新花样了--安倍力的反作用力

https://tieba.baidu.com/p/6563121645

这csq567a又出新花样了--安倍力的反作用力

大家先翻翻书,看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问题;
再来洗耳恭听一下这csq567a的安倍力的反作用力:
这csq567a的安倍力的反作用力原理是安倍力不作用于【导】体,而作用于【磁】体。

否则,这csq567a会认为你搞笑,只有他明白。

看看后人会如何评价今天的相对论的?耽误科学发展

看看后人会如何评价今天的相对论的?耽误科学发展


时间:2190年代
地点:某星际殖民地
人物:普通民众与物理学家
主题:讥笑相对论耽误科学发展


普通民众:
前人的相对论时空观点真是可笑,没有空间属性,空间弯曲就是不可能的!
但前人认为重力导致空间弯曲呢!空间是空,只不过是距离这类问题而已。
好在以太无效的观点让我们重现逻辑考虑。这就是他们几个世界都没有宇宙飞船和
星际旅行与星际殖民的原因吧。他们怎么就没明白电(粒子)力才是重力的基础呢?!

科学家:
那些什么高能量云团或粒子使时空弯曲的事就不要提了,那种时空弯曲理论缺乏一
个反作用力根本就是违反牛顿第三定律的,牛顿第三定律的力是成对出现的。
他们还居然相信光速不变,连与多普勒效应有逻辑矛盾都没搞明白;他们误以为以
太是会被拖曳的。尽管地场磁以太不存在,但以太有自身的属性,这能使以太在电
磁波中抵抗被拖曳。他们的无理物理玩弄了120年,完全没有逻辑的埋头于抽象
数学中了。以前的二百多年来,相对论耽误了科学的发展!

 

2190才能终结相对论,反相人士的命运很可能是哥白尼式的。

https://tieba.baidu.com/p/6605143747?pid=131359479732&cid=0#131359479732

纵观历史的轨迹,从务虚的想象物理开始,到哥白尼式的被认可而终于迎来过一个务
实的物理学辉煌,代表性的标志就是物理定律朝气蓬勃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然而,从爱因斯坦开始,又来了一个务虚的想象物理,与第一务虚的想象物理稍微
不同点就是带上了些数学,这种时代,物理定律屈指可数,想象幻想猜测成为时代
的主流,可想而知,这种非物理的物理会猖狂一段历史时期。


只不过,历史的车轮不会如此,历史车轮必将向前,必将回归到物理本身的轨迹中!
也所以,我们这个时代的反相对论的人士的命运很可能是哥白尼式的,只会被未来
的人们认可。


反相对论的人士的命运可悲吗?不!可悲的是时代!可悲的是时代的命运!

做个贴是
【趣闻轶事】国外的反相对论网站长什么样?有游戏范
https://tieba.baidu.com/p/6594733318
的继续......

【趣闻轶事】国外的反相对论网站长什么样?有游戏范

https://tieba.baidu.com/p/6594733318?pid=131238391033&cid=0#131238391033

说理由也有特点:
有许多许多知名学者或人士认为相对论是假的或不认可相对论,50--60年代
其实就是如此,但历史是更偏向于用流行性的观点来写成,虽然许多不相信相对论
的科学家有他们的逻辑道理,但基于安稳的角度,只有少数愿意站出来挑战相对论,
这少数人得有坚强的信心和信念,敢于面对流行性观点者的讥讽。而这个网站,就
是提供给这些人士一个自然的自由环境,正如“皇帝的新衣”故事一样,可以小孩
般的大声呼喊:“皇帝是赤裸的”。

上面:爱因斯坦不是有电梯理论的引力和加速等效原理吗?


下面:这位科学家(名字待查,好象是美国一个很牛的科学家,对获奖什么的不太
热心,但对物理学贡献良多)就举例说,如果电梯里发射火箭碰到电梯顶是否我就
引力增加了呢?或者火箭向下碰电梯底部,是否我就引力减少了呢?
这里明显感觉爱因斯坦的思维跟不上尼古拉 • 特斯拉的 啦 !

 

【中国中学物理教学的典型失败案例】楞次定律并不符合牛顿第

https://tieba.baidu.com/p/6591889466?pid=131209502655&cid=0#131209502655

事实:
1)一大帮中学生在电磁学的楞次定律应用中,以牛顿第三定律解释楞次定律。


不对的理由:
1)牛顿第三定律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成对出现,即:同时出现,也同时消失。
2)自感现象是先有磁通量变化,后有感应。或安倍力的出现,这个有不同时。
3)从“阻碍自身电流变化”的角度来看,就是自感现象。应用楞次定律时,“阻
碍”不等于“反向”;“阻碍”也不是“阻止”。
4)安倍力作用于导体,而所谓“安倍力的反作用力”作用点又应该在什么地方?
通过什么方式?作用力的力线的最终点在那里?这些都还是问题。
5)英文教材中,还没有发现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楞次定律或“安倍力的反作用力”。


推论:
与此同时,通过上述电磁学原理,可以推论:力的传递速度受限于磁场变化导致感
应变化这么个过程,如果这个过程是光速,那力的传递速度也最多是光速。

书本上说的就是成对出现,成对消失,而且,同时发生。你要有理由,你就贴一个书本中说可以不考虑同时发生的正版教科书出来,否则,你解释都是解释你的自营。

incinc回复 csq567a : “安倍力的反作用力”是你说的吧,“安倍力”是基于楞次定律吧,“反作用力”是 基于牛3吧,你现在把这些事实都否定,然后说成牛3与楞次定律无关,你这是精神分裂症的瞎扯,瞎掰,不要脸。

书本和实验有安培力的方向总是阻碍导体的运动的这种现象,而如果你的“安培力的反作用力”成立,那方向也应该是推动导体的运动了,按电场磁场相互垂直,也不能形成所谓“合力”于二极的这种东西。


显然,某些人为了自营牛3,就得改变“合力”原则了,至于怎样改变为上下180

度仍然有效,那又可以另外来一套自营法则,而谁如果不同意他的自营法则,他就
会说你不懂。整个这么个过程,恰恰充分说明了自营者三大法宝:瞎扯,瞎掰,不
要脸。

 

PHYSTODAY的第16题及解答--再看看再比较

https://tieba.baidu.com/p/6543121999?pid=130624014459&cid=0#130624014459

还是看看国外法拉第定律的实用性教材吧

https://tieba.baidu.com/p/6536359497?pid=130538402174&cid=0#130538402174

一句话的关键题目:

https://tieba.baidu.com/p/6534067145?pid=130509475674&cid=0#130509475674
在均匀磁场中一根均匀细导线匀速运动的磁通量变化率有没有呢?

简单回答:有或没有,别拐弯。

回答【有】的话,请把计算出来的【有】式子列一下,这不耽误时间,但很值得继续讨论。

 

爱因斯坦在他书房的墙上挂着三幅画像是谁?

https://tieba.baidu.com/p/6533951131?pid=130508279062&cid=0#130508279062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他书房的墙上挂着三幅画像,分别是:法拉第、牛顿和麦克斯韦。

书呆子们,一个个简单明了的事实你们都读书读不明白

https://tieba.baidu.com/p/6533195905?fid=318678&pid=130498835327&cid=0#13049883532

书呆子们,一个个简单明了的事实你们都读书读不明白,你们有脸面吗?!


“法拉第圆盘发电机虽然简单,有人说它像一只简陋可笑的儿童玩具,产生的电流
甚至不能让一只小灯泡发光。但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是它首先向人类揭开了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序幕。后来,
人们在此基础上,将蹄形永久磁铁改为能产生强大磁场的电磁铁,用多股导线绕制
的线框代替紫铜圆盘,电刷也进行了改进,就制成了功率较大的可供实用的发电机。”

书呆子们,科学家为什么会有“改为能产生强大磁场的电磁铁”的想法?
你们到底在贴吧想干什么?

 

这csq567a的副教是怎么混出来的?他们单位的领导应该被问责

https://tieba.baidu.com/p/6529024662?pid=130447649273&cid=0#130447649273

如下图所示,全部条件相同,但分别把左右线圈匝数减少为四种情况进行测量(接通的瞬间):
1)左线圈匝数:“左1”及“左1”/2(左1匝数减少一倍);
2)右线圈匝数:“右1”及“右1”/2(右1匝数减少一倍);


请问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变化否?磁通量是否起作用?

如果你csq567a的答案正确,把左边改成一个线圈就能产生更大的感应电动势,你得为物理应用事业做出多大的贡献呢?赶快去你们单位申请职称升迁吧!

考考 PHYSTODAY csq567a 等应试考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https://tieba.baidu.com/p/6520934222?pid=130346580666&cid=0#130346580666

磁通量,是通过某给定曲面的磁场(亦称为磁通量密度)的大小的度量。

当通过一个导电线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这一变化会引起电动势的生成,并因此在
线环中产生电流。

磁通量密度越大,单位时间磁通量发生变化的(率)也大,所以,磁通量密度间接影响
磁通量变化率。

书呆子们看到一个公式是磁通量变化率,就不知道磁通量变化率以什么做基础的了,
属于物理学理论中数典忘祖的典型案例。其实,就是死读书的一班子!

国外大学教科书是这样描述法拉第定律的:
Faraday's law is a fundamental relationship which comes from Maxwell's equations.
It serves as a succinct summary of the ways a voltage (or emf) may be generated
by a changing magnetic environment. The induced emf in a coil is equal to
the negative of the rate of change of magnetic flux times the number of
turns in the coil. It involves the interaction of charge with magnetic field.

前面部分和国内的可能差不多,但后面应该是多了一句:
It involves the interaction of charge with magnetic field.
这句话的意思当然可以理解与磁场有关,也即与磁通量有关。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近日,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
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对破除论文“SCI至上”提出明确要求。


《意见》强调,要准确理解SCI论文及相关指标,深刻认识论文“SCI至上”带来的
负面影响。同时,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推动高等学校回归学术初心,净
化学术风气,优化学术生态。


SCI(科学引文索引)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通过统计大量引文得
出期刊的影响因子等量化指标来对期刊进行排名。按目前的国际惯例,一般用学术
期刊的影响因子值来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和论文质量。库叔观察到,学术界普遍存
在对影响因子的崇拜现象。


其实,关于“影响因子”的神话,早该破了!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学史与科
学研究院首任院长江晓原,近日在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和国研院联合举办
的系列科技讲座上,详细讲解了“影响因子”游戏。


一本《Nature杂志科幻小说选集》,那些小说全是Nature上登的。在Nature上都有专
栏,极大地提高了科幻小说的格调。但那些跪拜Nature的粉丝们就很义愤,说用科
幻小说这个东西拉低了Nature的层次。但如果特别挑里面有一篇11岁小女孩写的小
说给他们看,人家11岁小女孩写篇文章让她爸改改就能发Nature,所以你觉得它还
有那么神圣吗?


还是中国古诗有深刻道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
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