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瓷器鉴定
本页导读:元青花及仿元青花有什么特点,识别假元青花只需三看三不看,元青花的特点很“开门”,元青花瓷的三种釉面,元青花瓷器的底足特征,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元青花缠枝牡丹纹龙耳瓶
元青花及仿元青花有什么特点:
1、瓷胎过白,过细或过密者。
景德镇产元代青花瓷器的胎质与宋代青白瓷的胎质相似,只是氧化铝含量比后者高出约1.5%,其中含有微量铁元素,看上去白中泛灰。元代青花瓷器原料加工过程中,除去在粗加工时使用水碓粉碎外,其余均是手工操作。它与使用球磨机和真空练沿线机加工出来的现代材料相比较,无论是细度和密度都有明显差异。一般中低档仿品为降低成本,都使用机械加工原料生产,其胎质不是过白,过细就是过密。
2、底足露胎部位有人工涂抹或喷洒的氧化铁锈色者。
社会上曾普遍认为元代青花瓷器的露胎部位均有“火石红”现象,并将此作为鉴定标准。其实不然,“火石红”现象仅存在于部分元代青花瓷器上,有相当数量古代真品上没有“火石红”现象。大量实验证明,“火石红”现象的出现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坯体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游离铁,二是坯体在入窑时含有足够数量的水分。只有这样,在窑炉起火升温的初始阶段,随着坯体之中的水分迅速蒸发,将游离铁带到坯体表面形成“火石红”。一般来讲,第一个条件属于内因,是元代青花瓷器普遍具备的,而第二个条件是外因,不是元代青花瓷在烧制前的必备条件。有的器物在烧制前已经“干透”,甚至装窑时使用的“垫饼”也已不含水分。尚若如此,所烧器物的表面就很少出现“火石红”现象。由于低档仿品的坯体内不含游离铁,仿制者就用涂抹或喷洒氧化铁锈的方法来造假,实际上是欲盖弥彰,它与真正的“火石红”和“糊米底”存在明显差异,懂行者一看便知。
3、内壁光滑无纹者。
元代器物多采用手工拉坯或脱坯成型工艺,在瓶、罐等器物内壁往往会流下明显的指纹和旋纹。如果在器物的内壁没有发现指纹和旋纹就是采用现代注浆成型工艺生产的低档仿品。
我们仔细观察这类器物内底靠圈足部位还会发现一圈凹下去的“注浆印”。如果是带双耳的器物,其双耳也往往是空心注浆而成,在其下方隐蔽处存在有排气孔。注浆成型工艺是在民国中期以后由欧洲传入我国,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普遍用于工艺瓷器的生产。曾有读者误将《中国陶瓷史》中提到的唐代以后出现的“浆胎”器当作“注浆”器,这种理解是错误的。
4、内壁有修坯刀痕者。
凡是了解景德镇陶瓷制作工艺的人都知道,修坯用的刀具有两类,一类叫“条刀”,是用来修整器物内壁的;一类叫“板刀”,是用来修整器物外壁和足圈的。“板刀”的出现至少已有二千多年以上的历史了,而“条刀”仅仅是在清代康熙年间才有的。换句话说,就是康熙之前的瓷器只修外壁,不修内壁,康熙中期以后的瓷器才开始修整内壁。有些仿制者不了解这点,只是根据图录进行制作,经常画蛇添足修整内壁。
5、具有均匀细密线状刀痕者。
明代以前的修坯刀是在铁匠锻打成型的基础上,再用磨刀石磨制而成。欧洲工业革命以后,钢锉传入我国。景德镇的陶瓷工匠很快发现用钢锉加工出来的刀具要优于磨制刀具。钢锉加工刀具的刀口呈锯齿状。使用它修坯省工、省力又耐用。于是,这种加工刀具的方法在清代康熙年间迅速普及,并流传至今。与此同时,景德镇的陶瓷工匠还发明了各种形状的条刀。使用这种刀具修整的瓷坯,留有均匀细密的线状刀痕。
6、釉色过白者。
俗话说:“衣对骨必对”。这里的“衣”是指瓷器的釉,“骨”是指瓷器的胎。元代青花瓷器的釉质都白中泛青,特别是早期产品与宋代青白瓷的釉色基本一样。这种透明釉的颜色往往与胎质有关,在烧制过程中,胎中的铁元素会在高温的作用下向釉内扩散,加之窑炉内的还原气氛,致使成品的釉面呈现出亮丽地青白色。大部分仿品的胎都含铁量不足,其釉面看上去都青色不足。
7、釉面光滑平整或釉质稀薄者。
瓷器釉面的平整度与施釉方法有直接关系。由于元代青花瓷器是采用蘸釉、浇釉和刷釉工艺,所以看上去釉质丰满肥厚,但平整度欠缺。特别是采用浇釉和刷釉工艺的大件器物,釉面往往留有“泪痕”和“刷痕”现象。清代以后景德镇普遍采用吹釉法施釉,釉面的平整度较前朝大有提高,现代又采用电动空气压缩机代替人工吹釉,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釉面过于光滑平整稀薄者,均是现代吹釉产品。
8、青花中的铁元素浮于釉表者
古代使用的“苏勃尼青”是一种天然矿物材料,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钴兼有少量氧化铁。铁与钴相互融合,均匀分布。在高温的作用下“苏勃尼青”中的氧化铁会在硅酸盐液态中互相聚集,形成深色斑点。它们一般不会浮到釉子表面上来,形成所谓的结晶,在显微镜下观察,多呈不规则状酱褐色斑点沉于釉下。现代绝大多数仿品,都只是在国产青花产中简单地加入氧化铁粉,也不作高温锻烧处理,所以氧化铁不可能均匀地融合在氧化钴中,在高温的作用下,这些氧化铁会迅速浮到釉子表面形成结晶。在显微镜下观察多呈矿渣状斑点。
9、青花色泽过于灰暗或鲜艳者。
国产青料与“苏勃尼青”比较,除铁含量偏低外,锰含量又明显偏高,前者是后者的60──300倍。如果不能有效祛除国产青料中的锰,只是一谓加铁,青花的色泽就会显得灰暗。如果直接将化学工业中的氧化钴用作青料(俗称“洋蓝”),其色泽就会显得过于鲜艳。
10、所绘纹饰有破绽者。
观察纹饰是鉴别的基础。一般来讲,仿品的纹饰与真品都十分接近,否则就不能称其为“仿”了,往往需要仔细观察才有可能发现破绽。
11、器物造型与时代或工艺特征不符者。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造假者追求新奇,好让收藏者摸不着头脑,俗话说:物以稀为贵。万一是最近出白的“绝品”,可就捡了大“漏儿”了。另一种是仿制者的功乎不够,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自觉不自觉地就作走了样。
12、器物的口沿和足圈线条生硬或过于规整者。
使用现代机械加工出来的制瓷原料的可塑性,一般不如元代手工制备的原料。就陶瓷成型工艺而言,现代景德镇流行的说法是:三分拉坯,七分修坯。这就是说,器物的形状主要是靠修工用刀修出的。元代工艺恰恰相反,是七分拉坯,三分修坯,有人认为是技术问题,其实不然,主要是由于现代泥料的可塑性已大不如前。由于元代泥料可以拉得很薄,所以器物的上半部和内部根本不需要修整,只是需要对下半部和圈足做简单修整。因此元代器物的口沿和脖颈都线条流畅,外型圆润,不落刀痕。现代仿品的拉坯拉得很厚,不但要修上半部,甚至还要修内壁,因此,线条生硬,规整有余,刀痕累累。
13、器物的体积与重量之比明显超常者。
器物过轻或过重都说明有问题,过轻者往往是采用“注浆”成型工艺。采用手工拉坯成型工艺的器壁,是上薄下厚。而前者是上下一样厚,如果器物口沿部位厚薄合适的话,下半部就显得薄了,一般又不易察觉,只有通过重量来体会。过重者又往往是由于泥料的可塑性差所至。可塑性差的泥料会给拉坯成型带来难度,薄了,器型不准,厚了又重量超标。就是仿品的壁厚与真品类型,它也会显得比真品重,因为仿品胎质的致密度一般都高于真品。
14、成型工艺与时代特征不符者。
前面所说的“注浆”只是成型工艺中的一种。笔者曾见到一件青花条案,是用坯板拼粘而成,景德镇称作“镶活”。收藏者仅根据青花纹饰就说它是元代真品。事实果真如此,就是国宝级珍品。遗憾的是元代根本没有“镶活”这种成型工艺,只是到清代景德镇才采用“镶活”工艺。
15、垫烧工艺特征不符者。
目前景德镇普遍使用石油液化汽窑烧制瓷器。为了防止器物与碳化硅棚板粘连,要在两者之间撒上石英砂或氧化铝粉。仔细观察器物的足圈,如果上面粘有上述两种材料且十分牢固,必定是现代仿品。不仅是元青花,明清瓷器亦如此。古代根本不用石英砂和氧化铝粉作垫料。
16、表面有明显人工作旧痕迹者。
要想使仿品招摇过市,就离不开“作旧”工艺。人工作旧痕迹与古陶瓷的自然旧貌有着本质区别。笔者对此另有撰文,不再赘述。
17、采用X荧光检测,指标元素超标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陶瓷釉面的光亮度会逐渐减弱,它是由于釉质本身“脱玻化”所至。为了降低仿品釉面光亮度,向釉内添加锌、锆、钛等氧化物作消光剂,是现代仿制者的常用手段之一。采用X荧光分析可以无损地检测出各种元素在胎和釉中的含量。如果上述某元素超标,既是现代仿品。
18、采用波谱分析,釉质老化系数在0.10以下者。
釉质本身随时间推移会产生“脱玻化”现象,又称其为老化。老化系数在0.10以下者必定是现代仿品。
以上列举的18条,仅是现代仿品中的常见问题,很可能挂一漏十,难以全面。仅想借此阐明一个道理,只有那些对陶瓷工艺发展的历史了如指掌的人,才有可能在鉴定实践中敏锐地发现现代仿品中存在的细微破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实践证明,陶瓷鉴定,可意会,亦可言传。鉴别真假有时容易有时难,一般来说,看假容易看真难。看假,只要抓住一条就可以作出明确结论;看真却要谨小慎微,面面俱到,尽量抓住每一个细节,把所有可能出现疑点的地方都排除后,才能作出肯定结论。
成熟的青花瓷应是元代的景德镇青花瓷。
元青花瓷的胎由于采用了“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使胎中的Al2O3含量增高,烧成温度提高,焙烧过程中的变形率减少。多数器物的胎体也因此厚重,造型厚实饱满。胎色略带灰、黄,胎质疏松。底釉分青白和卵白两种,乳浊感强。
其使用的青料包括国产料和进口料两种:国产料为高锰低铁型青料,呈色青蓝偏灰黑;进口料为低锰高铁型青料,呈色青翠浓艳,有铁锈斑痕。在部分器物上,也有国产料和进口料并用的情况。器型主要有日用器、供器、镇墓器等类,尤以竹节高足杯、带座器、镇墓器最具时代特色。除玉壶春底足荡釉外,其它器物底多砂底无釉,见火石红。
元代青花瓷的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笔法以一笔点划多见,流畅有力;勾勒渲染则粗壮沉着。青花瓷器主题纹饰的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诗文等。人物有高士图(四爱图)、历史人物等;动物有龙凤、麒麟、鸳鸯、游鱼等;植物常见的有牡丹、莲花、兰花、松竹梅、灵芝、花叶、瓜果等;诗文极少见。所画牡丹的花瓣多留白边;龙纹为小头、细颈、长身、三爪或四爪、背部出脊、鳞纹多为网格状,矫健而凶猛。元代青花瓷有什么特点?辅助纹饰多为卷草、莲瓣、古钱、海水、回纹、朵云、蕉叶等。莲瓣纹形状似“大括号”,莲瓣中常绘道家杂宝;如意云纹中常绘海八怪或折枝莲花、缠枝花卉,绘三阶云;蕉叶中梗为实心(填满青料);海水纹为粗线与细线描绘相结合。
图示:
元代青花,鱼藻类青花盘。釉色,釉面裂纹,青花凝聚,青花晕散,铁锈斑,笔法潇洒自如。裂纹露胎处也可见有“火石红”现象。这些元青花特有现象,虽然显示了元青花的古工艺缺陷,但这也导致了收藏者追求的一种现代无法仿制的所谓“缺陷美”。进口钴蓝料,蓝黑,黑褐色结晶斑凹,元代,元人绘画风格。笔墨运笔,流畅自如,点划起落笔。高温炉火,自然产生黑褐色斑,高温炉火烧痕迹。滑砂底窑红斑,
识别假元青花只需三看三不看——实战经验
元青花瓷器鉴定并非那些半生不熟的“证书鉴定师”说得那么神秘。故作神秘,是“鉴定师”根本不懂元青花,他自己希里糊涂,或是一知半解不能断定自寻托词。只要多看元青花真品,稍有悟性,鉴定很简单,几乎是个人就能看出真假。没见过元青花真品的人,只要掌握下述方法,假货也会被一眼识破。
一看:中距离(2~3米远)望整体。望它的尺寸、造型、制式、釉彩、图案布局和绘画特点及老化程度是否自然。请注意这“自然”二字!怎么识别自然与不自然呢?说起来复杂做起来极其简单。你观察一个整了容、看上去只有20几岁而实际年龄却50多岁的女人的那张脸,再看看没经过任何修饰的20几岁女子的脸,顿时就会领悟什么是自然与不自然。观察古瓷器自然不自然和看女人的脸一样。
二看:细看底。瓷器的底是鉴定真伪的最重要部位。500年以上瓷器的底部露胎处显示出“干”的特征,有明显沧桑感,而新瓷器底部露胎处显得“湿”、新鲜。瓷器露胎底部是造假者永远无法伪饰的死节。至于什么样是干、什么样是湿,多看看自然风化的岩石和新断开的岩石表面就知道了。造成干的原因很复杂,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材料疏松而且是不均匀的、有微妙规则的疏松,绝不是仅仅因为氧化,所以至今仿不出来。
三看:细看绘画。真品元青花的绘画是原创性绘画,不是临摹。原创性绘画没有什么限制,画师随心所欲,每一笔都是从头到尾一挥而就,可明显看出笔画的起止和绘画功力,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绝无涂涂抹抹、修修补补、战战兢兢临摹之态,也绝无涂死一片故意掩盖笔画如同印刷品一般规规矩矩毫无生气。如果是造假的元青花,不管画师的技艺如何高超,他是全部或局部照标本临摹,即使他把图案背下来画,心里也要想着原图而受到约束,也是临摹,印刷品风格不可避免。绘画是否原创的鉴定适用于所有带有绘画的作品。
有些东西不需要看既可认定是伪造,归纳为三不看。
一不看:与馆藏品完全相同的元青花。同一个工匠和同一个画师,先后制作两件相同的瓷器,如果是手工制作,这两件东西也不会完全相同。即使700多年前确实存在两件完全相同的物品,都存留到现在的几率也几乎是零。
二不看:在市场上能见到两件以上的元青花。
三不看:拼凑型元青花。图案和器型是拼凑而成,
元青花的特点很“开门”。
“开门”一词是文物界鉴定文物时的一个常用语,是形容一件器物的时代风格较突出,很容易掌握的意思。元青花的特点包括造型、胎釉、款识、工艺技法等多方面,综合起来就是时代风格。这个时代风格是经过几代人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但是现代的赝品将传世品中许多很“开门”的特点通过作伪的手法一一表现出来。在今天科学仪器还不能完全解决古陶瓷鉴定问题的时候,如何掌握真与假的区别呢?我个人的体会是必须牢牢掌握真品的特点,同时要善于识别和掌握赝品的破绽。真假对照,有比较才有鉴别。
首先是元青花瓷器的釉。总的观感为青白色,但青白的程度不一致,有的白中泛点青,有的较白,有的偏青,更重要的是釉面坚实感强烈。新品的地釉很复杂,以青白釉为主,但呈色上有的偏白,有的青灰,有的青绿犹如淡淡湖水一般,还有的釉面开粉红色或米色纹片,或在釉面上做水碱痕迹,也有经打磨后釉面无光泽等多种现象。
第二,元青花的原料和青花斑点。从元青花瓷器分析,是使用两种青花料,一种大型漂亮的青花瓷器,多为进口原料,色调蓝艳,有宝石蓝的感觉,带有黑褐色的斑点,有的微微带点锡光,手感微微下凹。这种斑点是自然形成的,也有的是根据纹饰构图需要加重点绘的小斑点。斑点中心为深褐色,外围一周蓝黑色晕散到釉中。此类器物仔细赏析,通体青花纹饰的色调不一致,器身的弦纹、花纹的轮廓线以及渲染的花朵,有的地方深,有的地方浅。另一种为国内墓葬出土或外销到东南亚的小件青花瓷,多使用国产料,色调蓝灰。这类仿品少见。新仿制的元青花是现代配制的青花料,呈现出的黑褐色斑点比较密集,斑点颜色较浓重,侧视斑点处,釉上仿佛浮有一层薄薄的银灰色金属片。通体青花颜色虽然也不一致,但多属蓝黑、蓝灰等色,但也有接近元青花色调的,从气韵上看没有达到元青花那种古雅和深沉。
第三,元青花的纹饰绘画潇洒自如,笔线有力,具有一种壮美之感。多层次绘画装饰的器物,纹饰紧凑和谐,留的地釉不多。新制品笔线拘谨无力,有的画面纹饰较稀松,器表给人的感觉工细漂亮。
第四,元青花底部釉斑现象一般表现在大罐、大瓶的底部。可能是工匠在施满釉后需将底部釉很快擦掉,但又没有完全彻底擦掉,只要达到在窑内不粘连就可以了,没有擦掉的釉,即成为后人说的釉斑,是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釉斑有大有小,或宽或窄,釉斑周围有的还有浅淡的火石红色。现在的新产品,釉斑给人的感觉仿佛是使用类似毛笔工具随便抹成的,釉面扁平,光亮不自然。
第五,元青花的器底有火石红色旋纹及跳刀痕等现象。不一定每件器物底部都出现,一般出现的火石红色较浅淡,仿佛刷过的泥浆色,泛有点油亮的光泽,旋纹及跳刀痕隐现。现代的仿制品火石红色有的浓重,有的浅淡。浅淡的都是将新做的火石红色在入窑前先抹掉一部分,所留下的痕迹,轮旋的弦纹和跳刀痕纹路很深。有的赝品底部还涂抹一些黑灰色的东西表示器物的旧意。
第六,元青花瓷器很少写款识。目前只发现一对收藏在英国的至正十一年大瓶,这是众所周知的。而新制品中出现许多写有“大元国某某年制”的字样,迷惑他人。另外,掌握真品的特征是鉴别赝品的依据,但真品的特点有的是可以用语言概括出来的,有的不能用语言形容,这就是每件器物的时代质感和气韵。对于鉴定来说这些极为重要,是需要自己用心体会的。
元朝是景德镇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特别是元代至正期烧制了各类精美的瓷器,大体上早期釉面莹润透亮,微带淡青色。瓶、罐类釉面亚光居多。至正中期釉色白中泛青,光洁滋润。晚期则较白,称卵白釉。这是含铁比例不同所致。元代早期因铁含量较高,故釉色微闪青蓝。中、晚期随着陶瓷釉药技术的进步,釉中铁含量渐渐减少,器物釉面白度也相对提高。元代青花瓷早期釉料的结构也由宋代的石灰釉变为长石釉,这种改变使胎和釉之间的成分差距缩小了,在同一高温还原气氛下,胎与釉能够相互构成良好的整体。同时由于窑火温度的提高与还原气氛的稳定,釉层中的气泡也增加了。
元青花瓷的釉色以白中闪青者居多,莹润透亮,有的釉层会出现厚薄不均的现象,厚的地方呈鸭蛋青色,有的釉色含青显淡牙黄色。元代青白瓷的釉色温润中略带淡淡的蓝色,好像鸭卵一样,故又称卵白釉。
对景德镇宋元湖田窑标本测试发现,元代釉中氧化钙的含量从宋代的15%左右减少到8%~9%,而钾、钠等含量从宋代的3%左右增至6%左右。成分的变化使釉的烧成温度提高,也使釉的浓度增高。因烧制的温度不同,釉面的显色也相应地改变了。
景德镇瓷釉料宋代以前采用釉果掺入釉灰配制。釉果是一种风化较浅的瓷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釉灰的主要成分是石灰石。元代时增加了釉果,减少了釉灰的用量,这样,釉层的三氧化二铝增加而氧化钙减少,改变了釉面状态,釉表光泽柔和。用高倍放大镜观察部分标本的釉层,在密布的雾状大小气泡中无中等气泡过渡,同期的早期青白釉也称透明釉。元代枢府釉无这种情况,也可以说,早期元期青花瓷和枢府釉是没有气泡的。
元青花瓷的三种釉面
①青白釉,又称影青釉。元末青花瓷的青白釉是影青釉的衍生物,同元代早中期青花的影青釉或青白釉有所区别,釉面泛灰或泛黄,釉层光泽较强,或为亚光。元期青花瓷施青白釉,莹润透明,胎骨表面上能看到细密的皮壳层,釉面不光滑,用手握摸有凹凸不平感。器身胎釉微闪青蓝,温润中略显淡蓝,除足圈显水绿色外,器身胎釉往往显出淡牙黄色,有时显出乳浊白色,它的显色会随空气中的湿度、温度的变化而微显不同。元期青花瓶、罐类,斜光透过胎釉会略显出无规则的米白色丝线条纹,也称釉纹饰。元期釉下青花上无气泡,温度偏高时胎釉显干,但有时会出现微弱冒汗现象。元期釉面的显色似有活性之感。
②白釉。从至正年间开始使用,釉面白中含青,釉色莹润透亮,光洁滋润,积釉厚处显鸭蛋青色,釉色亮度时常会有闪动感。足圈釉面显出淡淡的水绿色。
③卵白釉。元末青花上开始使用,釉层乳浊,多用于小型器,以高足杯、碗、钵、小罐类居多,这些器物的外圈往往留下浸釉时手抓留下的指痕。高足杯的高足内侧近底处有一圈宽窄不等的釉痕,器盖内侧素胎,呈浅土黄色,见细微釉斑。
青料
苏麻离青 苏麻离青,即苏泥麻青、苏勃泥青、苏泥勃青等。其名称的来源,一说是来自波斯语“苏来曼”的译音。这种钴料的产地在波斯卡山夸姆萨村,村民们认为是一名叫苏来曼的人发现了这种钴料,故以其名字来命名此料。另一种说法是,苏泥麻青应为苏麻离青,是英文smalt的译音,意为深蓝色或绘画用的深蓝色粉末颜料。此料属低锰高铁类钴料,故青花呈色浓重青翠,有“铁锈斑痕”,俗称“锡光”。元青花的一部分和明永乐、宣德官窑所用青料均是这种,产地均在古波斯或今叙利亚一带。平等青 平等青,又称陂唐青,产于江西乐平。明“空白期”晚期和成化、弘治、正德早期时使用。此料呈色淡雅、青亮、稳定,尤其使成化青花器名噪一时。石子青 石子青,又称石青,产于江西高安、宜丰、上高一带。此料单独使用时,青花发色灰暗甚至发黑,明清二代民窑普遍采用此料,官窑则用于与回青调和使用。回青 回青,有产于西域、新疆、云南等多种说法。此料发色菁幽泛紫,若单独使用则浑散不收,故多与石子青混合使用。明代嘉靖至万历前期多用此料。其中分上青:混入石子青10%,用于混水(填色),发色青亮;中青:混入石子青40%,用于设色(勾勒轮廓),笔路分明清晰。浙料浙料,又称浙青,产于浙江绍兴、金华一带。国产料中以浙料最为上乘,其发色青翠,明代万历中期至清代,景德镇官窑青花器均采用此料。珠明料 珠明料,产于云南宣威、会泽、宜良等县,其中以宣威料最好。此料发色明丽纯正。康熙青花多采用此料。 上述国产钴料多属高锰类。化学青料 化学青料,即用化学制品氧化钴配制的青料。发色紫蓝、纯粹、浓艳,但轻浮而缺乏附着力,价格也低廉。使用此料制作的青花器,缺乏天然青料的美感。
胎料
元代青花瓷的制瓷原料就采用了瓷土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其胎料主要有两类:一类用进口青花瓷,胎骨较白,稍含灰,手感沉重,致密坚硬;另一类用国产土青料,胎骨灰白,胎体手感轻。元末有些青花小器胎色土黄,较粗松,用国产青料。
从元大件器物底部或残器断面,可观察到其胎色不够洁白,胎质较粗并有细小的气孔(或称砂眼)。元青花瓷虽然胎内增加了氧化铝的成分,提高了烧成温度,但是瓷化程度还是不如清代瓷器胎体细腻。元瓷制作时胎泥淘炼不够精细,多数器物底部露胎不施釉,采用垫砂支烧方法,烧成后即形成所谓的砂底。砂底的边缘常出现粘砂或铁质斑点,少量器物由于胎土内含有铁质,在器物露胎部位经烧结呈氧化铁红色,俗称“火石红”。碗、高足杯等小件器物则一般不见窑红,大罐、大瓶等大件器物的盖里面虽露胎,但不见窑红。也有些盘底上留有工匠有意涂刷的较浅淡的铁红色砂底,并带有轮旋的旋纹痕迹。
元代景德镇瓶、罐之类器型,采用分段制胎,然后再用胎泥粘合而成,粘接处器表往往突起,给人以不平之感,外壁接痕经打磨,但内壁接痕仍清晰可见,器物颈部内侧略加切削,内壁均不修削,所以在器里的底、腹、口等处胎体接痕表现明显。一般器物的足边不规整,有弯曲现象,说明元代制胎时不讲究修坯,因此显得成型工艺较粗糙。但小型器物也有精致者,胎质显得洁白细腻。
削足处理方法常见底足足端外墙斜削一刀,大器足底宽厚多为挖足,挖足有深有浅。器物圈足不十分整齐,呈弯曲状。器底可见螺旋状的切削痕,大瓶、大罐的底部旋削纹较粗、较疏,盘和碗的切削痕较细、较密。底部和圈足内外粘有窑砂,有些已熔入釉中。高足杯的高足与杯身以泥浆拼接,交接处可以看见黄色或浆色挤压泥浆,杯把足端的圈足厚薄不一。子扣套合结构的盖,采用子扣与器盖先成型后粘接工艺,盖上能清晰地看见接痕。碗的底部胎体较厚重,足内露胎,中心微微突起,俗称“脐”状,实为拉坯痕迹。瓶、罐等大型器物底部中心处常见一内凹的圆点,在烧制大器时,为防止塌底,需在底部中心或稍偏处放一个用耐火土做成的圆饼或圆圈作支点,圆点就是由此形成的。大罐底部多为宽圈足,不规整,有的底中心有较浅的螺纹痕迹。一般大件器物胎体厚重,但重量适中,如超重或超薄都值得考虑。
当偶然碰见一件瓷器,首先,要弄清楚这是出土器还是使用器。出土器一般会有出土痕迹,器物底足无釉处会产生泥锈,或出现火石红斑,局部地方釉色暗淡,这是由于土质酸碱浓度过重腐蚀而成。而使用器一般则会在器身或底足留有包浆,通常底圈足都会有使用磨痕,器身局部还带有擦痕以及陈旧感。弄清出处,再看它的特征,这是最普遍的鉴别方法。
赝品无论器型、画工都显得呆板,釉色刺眼,尽管经过做旧,但不自然,颜色不纯正,浓淡不相宜。真品的器型比例适当,画工细腻,釉色自然、柔和,色彩艳丽,搭配适中,给人栩栩如生的感觉,鸟欲飞,花欲开,水欲动,山欲静.
元青花器的特点是胎体厚重,器形大。这些产品的造型同西亚和中亚地区的陶质或金属质大盘相似,它们是专为伊斯兰地区将食物置于大盘内、众人围坐共食的饮食习俗而定制的。胎断口处白中略带黄,没有明清胎白,烧结程度没有明清时期好,从生烧到微生烧都有。器底都露胎,呈火石红色,俗称“窑红”。从浅淡到较深都有,有时可见黄褐色斑点,有的在器口部位露胎处亦有火石红。有的器底有明显的螺旋纹,是成形时旋削留下的痕迹。成形时先分段拉坯,然后再粘接成器,每段12─15cm。大的瓶罐分三段接起来,用手可以摸到接痕。
元青花的釉,色白微青,透明度较好,气泡较少,积釉处呈浅绿色。元青花所用的色料有进口料和国产料两种,色调浓艳而有黑斑的大部分是进口料;色调不太浓艳,没有黑斑,纹饰简单草率的则是国产料。
元代龙泉窑青瓷,釉色为粉青带黄绿,釉层半透明,在显微镜下气泡很多,光泽较强,釉表有细纹片。
元代青花瓷在显微镜下有密布的雾状小气泡中散落着大气泡,无中等气泡过渡。同期的青白釉和枢府釉并无这种情况。明初青花瓷釉面也见气泡,但是大、中、小气泡混杂,和元青花惟见大、小两类气泡的分布不同。有些器物釉表有橘皮纹或棕眼。
元青花瓷器的底足特征:
元青花器的器底露胎处常呈浅浅的桔红色,俗称“火石红”,又称“窑红”。火石红是由于胎中的铁质和可溶性盐类在干燥过程中在露胎的器底处富集,在烧窑结束后的冷却过程中由于二次氧化便出现这种色调。现代景德镇仿制的元、明青花器,人为地在器底涂上一层含铁量较高的浆水,或以受潮的新砂垫烧,也会出现火石红。
1、圈足之大小:大盘类为大圈足。罐类也是大圈足。小盘和大碗为小圈足。瓶类适中,与瓶身成适当比例。按器型排列圈足之大小依次为:大盘、大罐、瓶、小盘和大碗。前者圈足大于后者。
2、挖足之深浅:大瓶及玉壶春瓶为深圈足。中小瓶类为浅圈足。罐类都是浅圈足。大盘也是浅圈足。小盘反而有深圈足者。
3、足墙之宽窄:大瓶为窄墙。中小瓶类为宽足墙。罐类多为宽矮足墙。盘类为窄墙。
4、足端之形态:大瓶为扁平式泥鳅背(一般认为“泥鳅背”始于清代,这种见解看来不对了)。中小瓶类多为双面斜削(即“两面坡”),个别为单面斜削(即外墙向里斜削,内墙为直墙)。罐均为双面斜削,但坡面很小。小圈足的盘和大碗为平切足。
5、胎色:由于土沁的程度、清洗的程度及火石红的程度不同,胎色的“能见度”也有异。显然,不应该把土色、火石红呈色、铁锈斑、霉斑及其它附着物的颜色视为“胎色”。所谓胎色,应该指瓷器胎体的本色。有的瓷器露胎部分全部被窑红(火石红)覆盖,有的土沁满布而未经清理(或只略为清洗,土色仍在),这种情况下辨认“胎色”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无从辨认。辨认胎色最理想的状态是从器物的破缺处(哪怕很小的磕点)观察。其次为既无窑红又无土沁,呈“本来面目”者,这种状态的元青花不多。再其次为底部清理比较彻底者。国外收藏的元青花一般清理的较彻底,有时火石红也被磨去一些而见真正胎色(这种做法须有分寸);国内收藏者许多基本不做任何清理,如高安藏品,许多根本无从观察胎色。元青花的胎色有这样四种:莹白色(最好的一种胎色,有润泽感);灰白色(最普遍的一种。说它灰白,此指白中略带一点灰色调,不同于宋瓷的“灰白胎”);米白色(往往带有不明显的浅紫斑点);姜黄色(胎质细而稍松)。
6、胎质:大多已使用二元配方(瓷石+高岭土),已呈近代瓷特征。胎质坚致细腻,气孔率极低,基本不吸水,叩之声音浑厚响亮。部分为青白瓷和卵白瓷瓷胎。也有一些瓷胎不够致密,比较松软,可能与烧成温度有关。不少瓷胎表面有铁锈斑点。锈斑坚硬,不易去除,锈色极深,呈黑褐色。但也有基本不见锈斑者。说明元青花瓷的胎土含杂质(主要是铁分子物质)还比较多,但如果使用含铁分较高的垫具,也有可能在底足出现铁锈斑点。区别主要是观察锈斑是从胎体析出还是由外部粘连所致。如是后者,铁锈斑点一般都分布在足端(即与垫圈、垫饼的接触面),外底中心地带少有;如是前者,则分布比较没有规律,外底中心地带常可见之。还有一点对鉴别很有参考意义,即大的锈斑常呈现银面,有云母般的光泽。
7、旋纹:修坯时大多已经修去,不见旋纹。也有少数保留,多为疏间距旋纹,绝无明清时的密旋纹。起刀点如逗号,干脆利落,或带起一个小乳丁。旋纹方向为左旋。
8、窑红:大多不见窑红,但也有少数有之。多为浓重的橘红色,不见后世才有的“枇杷黄”。
9、砂底和釉底:绝大部分元青花瓷器为砂底,即底部露胎不上釉,但也有釉底的,如河北省博物馆藏元代青花狮子戏球纹八棱玉壶春瓶即是釉底(见图319)。
10、釉斑:有一部分砂底元青花瓷器底部有釉斑。釉斑或多或少,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一般呈青白釉色。为什么会特地加上这些并不美观的釉斑呢?经观察,我发现这些釉斑的分布有一定规律:即经常分布在圈足内墙根和外底边沿的交接处,外底中心区域。这不就是经常会出现裂缝的地方吗?由于胎泥的问题(如熟化程度不够)、成型的问题(如拉坯不匀)、瓷坯干燥环境问题(查有关资料,元代尚没有“晾晒池”这种玩意),所以生坯在干燥过程中的坼裂现象当比较常见,这些釉斑即是用来填补瓷坯缝隙的。再观察釉斑呈圆形的很少,许多都是呈不规则长条状的,又可证实我的推测。另外这些釉斑都很厚,也能说明此道理。现代一些元青花仿品,也效仿釉斑,但因为作伪者不明元代人在器底加釉斑的用意,或者任意挥洒,在不可能产生坼裂的部位也乱点一通,毫无道理可言。或者分布整齐、具装饰意味,不知古人是在需要的地方(也就是有坼裂的地方)才加釉斑的,并没有装饰意图,哪有这样整齐的分布?
锡斑之说;耿宝昌先生在《明清瓷器鉴定》一书中有直观而精辟的定义:
“ 在线条的纹理中常有钴铁的结晶斑点,呈星状点滴晕散,浅淡处结晶斑点较少,浓重处则凝聚成黑青色,藏青色或呈现金属锡光,并且下凹深入胎骨,迎光侧视或用手抚摸可辨凹凸不平之状。”张英先生在《元代青花与五彩瓷器》一书中说:“进口青料为高铁低锰,烧制出的青花,上面呈色浓艳,有黑色斑点,在黑色浓聚处闪烁如铅,俗称’锡光’或’铁锈斑’。”通俗来讲,苏麻离青料在高温下产生凝聚斑,凝聚斑又产生锡斑,可以说凝聚斑是锡斑的根。《元代青花与五彩瓷器》一书中曾这样说:“进口青料为高铁低锰,烧制出的青花,上面呈色浓艳,有黑色斑点,在黑色浓聚处闪烁如铅,俗称‘锡光’或‘铁锈斑’。”也就是说,青花在高温烧制中会先有黑色凝聚斑,而黑色凝聚斑中能在不同角度下反射白色锡光的“铁锈斑痕”部分,才可以称作“锡斑”。
青花沉淀斑
锡斑一般出现在元青花和永宣青花上。清三代的青花上,有的也有,但是不明显。元青花有锡斑、铁锈斑、晕散、串珠状、吃胎、桔皮釉、鸭蛋青、麻仓土八个方面的明显突征。有锡斑的青花不一定是真品,因为可以人为做出来,但是没有锡斑的青花肯定不是真品元青花或永宣青花。有凹陷的铁锈斑上锡斑,那么一定是苏麻里青料,元青花,永宣官窑器,采用进口苏料。
元青花,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在浓重之处,常见金属元素聚积所形成的锡斑,锡斑在不同的光线下观察表现出的状态也不尽相同,其深入胎骨,腐蚀瓷胎,形状各异,多出现在笔划重叠处。
仿制的青花制品,可能出现浅平的锈斑,锡斑,大小形状显得规则,有做作的感觉。元青花也不可能表现的一模一样。所以还要观察青花的发色,胎釉的细白,厚薄问题,制作的工艺表现,做个综合判断为宜。
元代与明代的铁锈斑,是不同的。因为原料来源不同,效果也就不同。一个是伊拉克,一个是伊朗。明代是锡斑,元代是褐斑。元代釉薄的,能看到晕散、点炸、串珠纹、蜘蛛网纹、吃胎凹陷、褐色铁锈斑,釉面显鸭蛋青,有些还能看到结晶斑和少量缩釉棕眼。在罐里,可见明显的拇指螺旋拉胚痕。手工指定尺寸制胎,一般比模印要复杂多!它要求师傅手艺非常熟练才行。当然,元代东西也有模印的。底足有鸡心,有些还写有巴思八文。元代瓷器,很多特征都是随笔和线条而自然形成的。画工流畅有力,如行云流水,一笔点画。人物、动物绘得非常活泼可爱。他们可能是抓来的宋代文人杰作。古人官窑器制作,也都是请名家所画。
锡斑是附在褐斑或铁绣班之上的,形成自然的无规律的流淌钉点。提炼出纯正的青花苏麻离青发色就没有锡斑的或许少有星点锡斑。只有纯度不正含有铁或锰矿的杂质苏麻离青出色才有锡斑。而锡斑及褐斑压下的铁绣班又渗透着自然的墨绿锈色,有这样特征的青花呈色效率才是真正的元朝或明朝的苏麻离青呈色。判断一件青花瓷器是不是元青花或永宣青花,锡斑仅仅是其中之一。有锡斑的青花不一定是真品,因为可以人为做出来,但是没有锡斑的青花肯定不是真品元青花或永宣青花。有凹陷的铁锈斑上锡斑,那么一定是苏麻里青料,元青花,永宣官窑器,采用进口苏料。
真的苏麻离青一般有深蓝,蓝紫,蓝黑带灰几种,出现这几种颜色主要是因为苏麻离青有含铁成分,在经过窑的温度变化产生的自然颜色变化,一般来说料磨得越细,结斑就越少,元青花比永宣的结斑多,但真的苏麻离青在高温下都会在釉面留下洼洼坑坑的痕迹,料会深入胎骨,如果你看到苏麻离青的颜色是浮在表面的一定是假货,真的苏麻离结斑处象松烟一样黑,那些痕迹不是刻意一条坑或一块,是自然流趟分布的,象烟吹过一样,也就是大家说的蜘蛛丝,由于以前的瓷器都是柴窑烧制,加上苏麻离青料的特性,所以釉面会留有大量气泡,这种气泡根本就不需要用显微镜看,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气泡分布的可以一枪毙命了,真的气泡会象星星状态分布或芝麻层现象,都是浮在釉面上,用眼看就很清楚了。为什么苏麻离青会出现锡光现象,是因为前面说的苏麻离青含铁成分,苏麻离青烧制的时候在釉面留下大量的气泡和很多洼洼坑坑,经过岁月长时间的沉淀,釉面已经变得很润而反射出来的一种光。
苏麻离青料只存在元代、明代早期官窑瓷器上,清乾隆时期也有仿品,但仿品必定是仿品,有收藏经验的人一眼就能分辨出来,乾隆时期仿品是点状的,如果今天再仿差别会更大,现在早以没有了当年进口的染料。一、有锡斑的青花不一定是真品,理由很简单,现在可以人为做出锡斑来。二、要区别真假锡斑这才是关键,真正的真品锡斑,它有自己的表现和特征,现代人是无法仿出来的,它的一切是自然的,是矿物料的,是几百年留下来的,而现代仿的是人为的,是化工料的,是现代刚完成的,二者有着质的区别。
自清代至今,模仿进口青花料效果的做法从未中断,仿制锡斑效果甚至可以以假乱真,因此,更不能因一叶而障目。
元青花人物故事双兽耳大罐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 2.3亿成交
伦敦佳士得[11]
元青花云龙纹牡丹铺首罐
1322.5万成交 北京保利
元青花鱼藻纹折沿盘 6888.5万成交
北京华辰[12]
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摩羯鱼耳大罐
3622.5万成交 中国嘉德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口部短小,肩腹部浑圆,下腹部瘦长,平底。通体绘有青花纹饰,肩部绘杂宝及缠枝牡丹花纹,牡丹可谓花中之魁,象征“雍容华贵,大气超凡”;整件器物造型端庄、稳重,胎质洁白致密,青花发色苍翠浓艳,而瓶中所绘人物的生动神情尤其精彩:萧何策马狂奔时的焦虑、韩信河边观望的踌躇不定、老艄公持桨而立的期待,都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而空白处则衬以苍松、梅竹、山石,显得错落有致。纹饰宜人漂亮,青花用料浓淡相宜,发色明丽,富有层次感,周身散发着美器的光泽,绘有象征“身份尊贵、帝王之气”宝莲纹,堪称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绝品佳作。
像这样的青花梅瓶全世界只有三件,一件收藏于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系该馆的“镇馆之宝”号称十亿元不卖,一件仍在海外下落不明。这是其中一件。
市场估价:500,000,000;起拍价:30,000,000
湖南省博物馆元青花:
元 青花人物故事双兽耳大罐:
*元青花的仿制与鉴别
|